12國就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10月5日達成基本協議,這個佔全球GDP約40%的經濟圈在中國也掀起了熱議,有人將TPP翻譯成「踢屁屁」,認為是針對中國的。歐巴馬也強調TPP的意義:「世界經濟規則要由我們制定,而不是中國那樣的國家」。
中國官方的反應比較低調,中國商務部長高虎城在TPP談判達成協定之後的記者會上,被問及TPP是否是美國限制中國在亞洲影響力日益上升的手段之一時表示:「歷史和現實證明,寬廣的太平洋足以容納中國和美國」。
那麼TPP到底是不是踢中國屁屁?日本政府日前公佈了TPP談判達成協定的31個領域規則的詳細內容。日經中文網分5次刊登TPP的規則,讀者可以從中體會是不是在踢中國屁屁。
TPP為了所有國家都公平對待相互的企業,確定了各種規定。一國政府為保護本國企業而歧視外國企業等的行為在原則上遭到禁止。
國有企業
在亞洲,以能源和通信等重要基礎設施業務為中心,國有企業影響力巨大。
TPP協定規定了「國有企業不得對他國利益造成負面影響」這一原則。例如,國有企業從政府獲得補貼和條件優惠的貸款、對外國企業形成壓倒性的優勢等情況。這是因為忽視經濟合理性的投資可能導致競爭環境出現扭曲。
參加TPP談判的12個國家的民營化水準各不相同。墨西哥2013年修改了憲法,將石油天然氣領域向包括外資在內的民間資本開放。另一方面,在馬來西亞,以資源開發、通信和電力為核心,國內生産總值(GDP)的3成以上仍依賴國有企業。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國有企業的行為,將施加某種程度的限制,避免其擠壓民營企業。此舉意在建立區域內企業易於進入相互國家的競爭環境,推定自由的企業活動。
另一方面,在因國內政策方面原因等無論如何都需要國有企業的領域,在部分國家允許存在例外。各國擬定了例外情況一覽表。
勞動
在勞動領域也設置了最低限度的標準。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制定的原則,為消除強制勞動、雇用童工和就業歧視,各國就完善勞動法制達成了一致意見。
在新興市場國家,以紡織産業等為中心,低工資和劣惡的勞動環境依然突出。此外,國際人權團體的監督目光也在不斷加強。TPP規定企業犧牲勞動者權利獲取利益是「違反公平和公正競爭的行為」,進行了嚴格限制。
環境
在環境保護方面也決定採取高水準對策。在經濟合作協定(EPA)等之中,提出有關環境的規定的案例最近正在增加。根據這種潮流,TPP也確認了12個國家都應遵守的規則。
在環境破壞方面,承諾遵守現有的多國間規則。在監管寬鬆的國家和嚴格的國家,企業易於在監管寬鬆的國家獲得利益。因此,TPP將防止各國為吸引企業而競相放鬆環保規定等事態。
此外,還將限制加劇濫捕導致的水産資源枯竭的補貼等。對象包括向進行濫捕的業者持續提供補貼等行為。日本政府解釋稱,「不會對日本實施的漁業補貼産生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