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也要擺脫半導體的海外依存
2021/03/10
圍繞影響數位競爭力的半導體等支柱産業,改變對亞洲依存的趨勢在已開發國家正在加強。美國2月下旬宣佈構建不依賴中國的採購體制,隨後歐盟(EU)也于9日提出了目標,力爭使區域內生産的新一代半導體的全球份額達到「2成」。在中美對立的背景下,美歐從經濟安全保障方面出發,正加快進行調整,日本也不得不加以應對。
歐盟將在半導體和數據産業等數位領域降低對中國和美國的依存度,提出了力爭2030年實現的目標。今後2~3年,將向數位領域投入相當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後創立的復興基金約20%的約18萬億日元,核心是重建區域內供應鏈等。尋求確立不依賴海外的歐洲的數位主權。
![]() |
作為目標,歐盟提出擴大最尖端半導體的區域內生産。力爭生産電路線寬為2奈米的新一代半導體,到2030年至少達到20%(按金額計算)的市佔率。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統計顯示,從2020年的半導體産能來看,台灣和南韓企業掌握世界整體的總計4成以上份額,美歐分別僅為1成左右。歐洲2000年曾達到24%,但2020年跌破10%,迅速失去存在感。
![]() |
歐盟設想定為恢復區域內生産支柱的是吸引強有力半導體廠商的工廠。美國彭博社2月報導稱,歐盟正在與台積電(TSMC)和三星電子接觸。在電路線寬為7奈米以下的尖端半導領域,這兩家企業壟斷代工市場的幾乎全部份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