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對同盟國追隨對華半導體新規感焦慮?
2023/01/19
美國總統拜登1月17日與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在白宮舉行會談,提出針對尖端半導體的對華出口管制展開合作。1月13日拜登曾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出。拜登政權2022年10月引進管制措施,至今過去約3個月,似乎對於與日荷合作進展遲緩顯示出焦慮。
美國政府去年針對半導體的尖端技術、製造設備和相關人才,在事實上禁止了與中國的交易。還要求同盟國跟進,一直與製造設備具有優勢的日本與荷蘭最優先通過閣僚和事務級展開交涉。
拜登在與呂特會談的開頭呼籲:「期待就確保供應鏈安全的方法展開討論」。路透社報導稱,呂特在會談後接受荷蘭媒體的採訪,表示「認為能一步一步在合作之中取得積極結果」。
![]() |
手持半導體晶片的美國總統拜登(資料圖,2021年,UPI-KYODO) |
美國政府啟動的限制措施規定,即使是外國企業,只要使用美國的技術,就不允許向中國大陸出口。台灣和南韓的企業使用美國技術的情況很多,容易受到限制。之所以矛頭指向荷蘭和日本,是因為兩國半導體製造設備企業具有不依賴美國技術的産品,出口管制不起作用。
美國産業界的不滿加強,認為「只有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失去商機」。拜登政權相繼將日荷首腦邀請到白宮,希望通過直接交涉取得進展。在首腦對話之後,3國將加快推進調整。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的印度-太平洋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在1月17日的演講中針對日美首腦會談中的出口管制溝通表示,「是非常有建設性的磋商」。日本駐美大使富田浩司在相同的演講中表示期待在數周以內取得進展。
日本政府作出積極的發言,而在荷蘭,慎重的聲音依然根深蒂固。路透社報導稱,荷蘭的貿易相關閣僚在與美國的首腦會談之提出看法認為早日達成共識並不容易。
在世界半導體製造設備市場,排在首位的美國應用材料公司、第2位的荷蘭阿斯麥(ASML)和第3位的Tokyo Electron等展開競爭。有分析認為荷蘭政府內部存在慎重意見,是因為ASML對於對華出口管制並未改變批評態度。
如果只有一個國家接受美國的要求,有可能獨自遭受中國的反擊。預計日本和荷蘭將關注雙方和歐洲各國等的動向,同時探索妥協點。呂特指出「這個問題並非涉及一國,而是波及更大範圍。不是只與美國對話,而是與更多合作夥伴進行對話的事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飛田臨太郎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