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內銀行開始討論構建新的國際匯款網路,主要以中國、南韓等亞洲10國為對象。目前是各個銀行分別辦理匯款業務,今後將新設幹事銀行統一匯款的機制。新服務開始運作的話,每筆花費數千日元的匯款手續費將減至10分之1。最早將於2018年引入。隨著經濟全球化,匯款需求增多,資訊技術不斷發展,全球範圍內的匯款手續費均在下調。為了維持國際競爭力,日本爭取將國際匯款手續費下調至與歐美持平的水準。
三菱東京UFJ銀行、三井住友銀行和瑞穗銀行正在討論加入。日本金融廳和全國銀行協會將提供支援,其他銀行很可能也將追隨加入。
新機制名為「國際LOW-VALUE匯款」。中國、南韓、泰國和澳大利亞、日本等11個國家的金融系統公司將開展構建國際匯款系統的相關協商。NTT數據公司將代表日本參加。
日本向海外的匯款次數每年達600萬筆,匯款總額超過180萬億日元。目前由日本的銀行與海外的銀行逐一處理,單筆對公匯款手續費約為4000~5000日元,單筆對私個人匯款手續費約為5000~6000日元。單純計算每年的匯款手續費高達約300億日元。新的匯款服務啟動後,手續費將降至原來的10分之1,企業和個人的負擔將大幅減輕。
受益最大的將是未設立海外當地法人的中小企業。即便是大企業,有很多小額匯款也不會經由當地法人轉帳,因此大企業也存在需求。
新服務的對象是無需立即結算的匯款。對公方面,企業支付設有明確期限的海外工資、對私方面的留學費用匯款等均可利用該服務。目前,從日本向海外匯款的大部分可以當天結算。在新機制中,由於統一匯款可能會花費1~2天的時間。
全球性的銀行手續費下調是因為金融科技(FinTech)的興起。美國與歐洲22個國家構建了低手續費的匯款系統。被美國花旗銀行收購的創投企業Pay Quick正在全球90多個國家提供低手續費的國際匯款服務。單筆手續費僅需數百日元。為了維持競爭力,日本也在加快導入同等價位的匯款系統。
對於銀行而言,降低手續費會直接導致收入減少,但在低價服務的普及上,應優先維繫客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