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升值背後的中德對美博弈
2017/07/13
源自歐洲的長期利率上升正在推動歐元升值。雖然主角是歐洲中央銀行(ECB)行長德拉吉,但還存在背後的推動者。那就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在貿易和貨幣問題上,為了避免與美國的正面衝突,正在倡導容忍歐元升值。而其背後隱約可見的是中國的影子。
美元、日元、歐元。對比這3種貨幣,日元最弱,另一方面,歐元的強勢最近日趨突出。促進歐元升值的是6月27日德拉吉的發言。被解讀為暗示退出貨幣的量化寬鬆,這使得歐元在主要貨幣中獨自走強。但在1個多月之前的5月22日,梅克爾就撒下了歐元升值的種子。
![]() |
訪問柏林一所學校的梅克爾承認,「歐元過於弱勢」,列舉了推進貨幣寬鬆的「歐洲央行的政策」。作為歐元貶值的結果,表示「德國的産品相對變得廉價」,提出了正在導致德國的貿易順差擴大這一認識。
德國總理針對匯率行情水準作出表態實屬罕見。更何況還存在自德意志聯邦銀行時代起就重視央行獨立性的國情,提及「歐洲央行的政策」等可以説史無前例。
梅克爾明顯意識到美國。川普政權嚴厲批評了德國貿易順差中的對美國順差,並指出原因是歐元的貶值。梅克爾採取向學生發表講話的形式發出了信號,即德國早已知曉這一問題。
當然,即使打算推動歐元升值,在歐洲央行繼續實施貨幣寬鬆的情況下,升值也難以變為現實。對歐洲央行來説,眼前的絆腳石正是德拉吉的老家義大利的銀行的不良債權問題。
德國對於義大利當局的公共資金注入提出了嚴格條件,但已開始通過放寬條件來推動義大利的銀行重組。你若有心,我亦有意。由於看到了平息金融動盪的頭緒,德拉吉暗示將退出大規模貨幣寬鬆。結果,德國等的長期利率上升,歐元不斷升值。
![]() |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