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金融 > 美國國債利率預示出經濟放緩徵兆

美國國債利率預示出經濟放緩徵兆

2021/07/21

PRINT

           

  瑞穗證券的首席市場經濟學家上野泰也指出,「市場開始擔憂,由於被壓抑的需求趨於平穩和現金發放效果消失等影響,經濟已過頂峰」。此前因經濟擺脫疫情,市場一直看好世界經濟的快速復甦,但已開始意識到預期的改變。

   

  長短期利率差的縮小在德國和英國等歐洲地區也如出一轍。另一方面,在日本,由於日本央行通過長短期利率操作來控制收益率曲線的形狀,長短期利率差並未明顯波動。

   

美國的證券交易所(REUTERS)

     

  在美國市場,還出現投資者把資金從股市轉移至債券的趨勢。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的首席組合策略分析師古川真表示,「67月是敲定下半年計劃的時間。由於美聯儲縮小貨幣寬鬆的消息傳出,容易出現從股市轉向債券的趨勢」。

    

  養老金基金等投資者出售因此前股價走高而超預期上漲的股票,買入債券。這種趨勢似乎容易加劇目前的股價下跌和債券走高(利率下降)。

     

  利率下降還向美聯儲的貨幣正常正常化提出疑問。觀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計算的市場對美國加息的預期程度,截至6月下旬,在2022年底之前實施2次加息的概率達到25%,但目前降至17%。

      

  美聯儲並未改變對經濟的樂觀姿態,但在確認對經濟前景和目前利率下降的看法方面,72728日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和其後的主席鮑威爾的記者會受到關注。

     

  還有觀點指出,世界貨幣寬鬆的動向本身是市場波動的原因之一。野村綜合研究所的木內登英認為,「各國和地區的貨幣政策方向性的差異導致各國之間的資金流動變得不穩定」。美國和資源型國家邁向縮小貨幣寬鬆,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維持貨幣寬鬆,中國人民銀行將再次轉向貨幣寬鬆。各國央行的方向性因經濟局勢而有所不同。

   

  由於對據稱感染力強的變異型毒株的警惕感,此前世界市場瀰漫的樂觀情緒減弱。由於疫苗接種程度不同,各國的復甦局面産生分化,資金也容易跨越國家和地區轉移。今後或需要關注超出預期的行情波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