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年內縮減量化寬鬆,全球或迎來轉折點
2021/08/30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簡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日前表示,年內將開始縮減量化寬鬆。世界各國因新冠病毒危機一致實施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將走向修正方向。貨幣膨脹支撐了經濟從蕭條中復甦,推高資産價格。目前,這一加速器或將迎來放緩的轉機。
![]() |
「年內開始比較合適」,鮑威爾在8月27日的經濟研討會「傑克遜霍爾會議」上發表演講,明確指出了開始縮減量化寬鬆的時間。他自信地表示,「通貨膨脹達到了‘進一步顯著發展’的條件。在最大就業規模方面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美聯儲副主席克拉里達面向美國媒體預測説,就業增長將繼續保持強勁勢頭,並認同鮑威爾的觀點,稱「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將支援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縮減資産購買規模」。
美聯儲于2020年3月重啟量化寬鬆政策,在1年半的時間內將總資産翻了一倍,達到8萬億美元。日美歐中央銀行的總資産共計超過20萬億美元,是2008年雷曼危機局勢下的4倍以上。各國紛紛採取財政刺激政策,經濟擺脫了蕭條,股價和不動産價格急劇上漲。
「在經濟完全復甦之前,在必要時間內扶持經濟的承諾不會改變」,鮑威爾在談到縮減量化寬鬆的開始時間時,使用了這樣的開場白。在被視為「近期風險」的德爾塔病毒給經濟投下陰影的背景下,他耐心地解釋稱,開始縮減量化寬鬆與加息這一金融緊縮政策沒有關聯性。
世界各國已迅速採取行動。為了遏制通貨膨脹,俄羅斯、巴西、墨西哥等新興國家提高了利率。在已開發國家中,加拿大也在縮減量化寬鬆。因重啟封城措施而取消8月加息計劃的紐西蘭也已停止購買資産。
如果美國也縮減量化寬鬆,那麼「擺脫危機模式」這一潮流將會擴大到全世界。可能還會發生因猜測美國加息而導致新興國家貨幣面臨下跌壓力的情況。27日的美國金融市場認為「加息還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股價上漲、利率下降,但縮減量化寬鬆將從現在開始不斷産生影響。
南韓銀行(中央銀行)26日決定進行2年零9個月以來首次加息。該銀行在聲明中指出,美聯儲年內縮減量化寬鬆的猜測已導致美元升值和新興國家的股價下跌。關於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前景,該聲明稱,「主要國家金融政策的調整將受到巨大影響」,對美聯儲的動向表現出警惕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