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宏觀經濟 > 日本對華出口時隔6個月出現增長

日本對華出口時隔6個月出現增長

2020/08/19

PRINT

     日本財務省8月19日發佈的7月貿易統計速報顯示,日本對中國出口比上年同月增長8.2%,達到1.329萬億日元,時隔6個月增加。隨著中國的復工復産,來自日本的出口增加。不過日本7月出口整體減少19.2%,持續停滯,日本的進口也減少22.3%,維持減少態勢,貿易收支(出口額減去進口額)順差116億日元。時隔3個月實現貿易順差。

   

      日本7月的出口總額為5.3688萬億日元,同比降幅低於5月(28.3%)和6月(26.2%),但仍維持大幅下滑。日本7月進口總額為5.3572萬億日元。

 

  

   

  

      日本7月對中國出口創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加劇之前的2019年12月以來最大增幅。體現出中國生産活動最先重啟,經濟的復甦正在持續。除了銅等有色金屬和汽車出口增加之外,半導體等製造設備出口增加23.6%。這被認為得益於拉動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智慧手機相關需求。

   

      日本7月對美國出口為1.0913萬億日元,比上年同月減少19.5%。動力設備出口減少42.2%。6月減少6成的汽車出口下滑恢復為減少6.7%,出口整體的降幅相比幾乎減半的5~6月正在復甦。

  

 

       當然,出口的復甦在廣泛地區欠缺強勁勢頭。日本對歐盟(EU)出口由於以對德國出口為中心的汽車出口減少影響,出口的減少率為減少30.5%,與6月相比擴大。對東盟(ASEAN)出口也減少27.2%,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出口整體減少8.2%。

   

      按品類觀察日本出口的下滑,減少30%的汽車出口的影響依然最為巨大。以對泰國出口的變速箱等為中心,汽車零部件出口減少32.5%,船舶減少68.2%。

  

     進口體現出日本國內低迷的經濟活動,以原料和燃料為中心持續下滑。7月原油進口減少63.1%,液化天然氣(LNG)減少32.9%,煤炭減少46.1%。原油的進口減少持續5個月。從進口整體的減少率來看,7月減少22.3%,高於6月(減少14.4%)。

   

     日生基礎研究所的經濟調查部長齋藤太郎預測稱,日本「今後出口復甦的速度將很緩慢」。這是因為歐美的經濟水準要恢復至疫情擴大前的水準被認為需要較長時間。

   

     目前,日本存在為遏制病毒而再次限制經濟活動的趨勢加強這一可能性,貿易的前景面臨明顯的不確定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