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濟面臨再度停擺風險
2020/11/20
美國紐約州13日也開始要求餐廳等晚上10點前停止營業。16日,加利福尼亞州啟動「緊急煞車」,將居住人口占比達到94%的41個縣的限制措施提高到了最高水準。
18日,美國的新冠死亡人數超過了8月時「第2波」的水準。26日是往年美國國內人員流動急劇增加的感恩節,該國對重來的「疫情暴發」提高了警惕。
復甦明顯遲緩的消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打擊。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等成立的非營利組織「Opportunity Insights」根據信用卡使用情況等,將消費相較於疫情前的減少程度轉化成了指數。之一指數顯示,在外就餐和住宿的消費恢復到疫情前的7成,娛樂僅恢復到5成。容易受到外出限制令等影響的服務業明顯低迷。
7~9月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換算成年率的話,美國為同比增長33%,歐元區增長61%,均實現快速復甦。人流量的再次減少和消費意願的下降反映出歐美經濟將再次陷入停擺的風險。歐盟(EU)5日將10~12月歐元區的實際增長率下調至負增長0.1%。
日本與歐美相比,經濟活動的限制較為寬鬆。15日的人流量為疫情前的85%左右,疫情的影響十分有限。但全日本的單日新增感染人數已超過2000例,達到最高水準,如果應對上出錯,也可能導致經濟停滯。
今年春季,二十國集團(G20)共計推出了11萬億美元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各國在支援經濟上步調一致,但此次歐美的應對政策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美國的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尚無確切消息,歐盟也因為區域記憶體在矛盾,「復興基金」遲遲沒有設立。
在有望於年內啟動供貨的疫苗普及之前,能否防止經濟跌破谷底?在經濟全面重啟之前,各國的政策應當發揮「架橋」(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作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平野麻理子、西野杏菜、石川潤 柏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