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務降至2年來新低
2022/11/28
全球債務正在轉為減少。國際金融協會(IIF)的統計顯示,全球債務截至2022年7~9月降至290萬億美元,比上個季度減少約6.4萬億美元,創出2年來最低水準。受全球加息的影響,信貸活動減弱。通貨膨脹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國家的稅收和企業的收益增加也作出貢獻。
IIF按季度發佈統計和分析全球各國家庭、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負債的《全球債務監測》報告。全球債務連續2個季度減少。頂峰是今年1~3月的306萬億美元。利率上升導致融資環境迅速收緊,債券的發行和銀行信貸減少。
![]() |
與國內生産總值(GDP)相比,債務水準的下降更為明顯。債務與GDP之比為343%,相比2021年1~3月的頂峰下降20個百分點,連續6個季度下降。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稱,成員國的名義GDP今年增長12%。通貨膨脹推動GDP規模擴大,正在減輕債務負擔。IIF指出,「通貨膨脹對具備價格支配力的企業的收益構成支撐,政府正在受益於消費稅增長」。
![]() |
美元和日元(REUTERS) |
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餘額佔GDP的比率達到254%,連續3個季度上升,與2021年1~3月創出的歷史新高達到相同水準。在景氣並未改善、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由於資源價格走高和本國貨幣貶值等影響,新興市場國家的財政赤字正在增加。即使是已開發國家,由於企業的規模不同,環境也存在差異。在小規模企業之中,3分之1處於難以維持利息支付的狀況。
此外,美元升值也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當地貨幣債務換算為美元的餘額的減少。顯示美元兌主要貨幣匯率走勢的「美元指數」7~9月上漲約7%。在出現本國貨幣貶值的日本和英國等國,美元債務的降幅加大。另一方面,中南美和非洲等美元債務較多的新興市場國家受美元升值影響,實質債務負擔正在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