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經濟增速也在明顯放緩
2024/02/20
東南亞6個主要國家的2023年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截至2月19日均已出爐。受中國經濟放緩等的影響,各國增長率均低於2022年。預計2024年與2023年相比僅有小幅改善。各國警惕全球經濟減速和爭端長期化等下行風險。
泰國19日發表的2023年GDP增長率在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比2022年增長1.9%,低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2.5%),與2022年(2.5%)相比也有所放緩。
泰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委員會(NESDC)的秘書長德努查表示,「預計今後會出現個人消費減少、中小企業破産增加的局面」,泰國中央銀行提出了應當討論下調政策利率的看法。
東南亞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放緩情況也很明顯。馬來西亞2023年為3.7%,相較於2022年的降幅達到5個百分點,為區域內最大。菲律賓為5.6%,未能達到6~7%的目標。印度尼西亞也降至5.05%,相比2022年的5.31%有所放緩。
![]() |
2024年的前景也不容樂觀。亞洲開發銀行(ADB)預測2024年地區平均增長率為4.7%,與2023年(4.3%)相比僅為小幅擴大。亞開行認為無法恢復經濟隨著防疫措施放寬而活躍起來的2022年(5.6%)的勢頭。
對東南亞經濟産生重大影響的是中國的經濟動向。在東盟的貿易中,中國所佔的比重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中最大,達到20%。
泰國2023年的貿易收支(從出口額中減去進口額)出現52億美元逆差,連續2年出現貿易逆差。出口額同比下降1%,降至2845億美元,電腦和橡膠等廣泛領域增長乏力。泰國對華出口額僅次於對美國出口額,排在第二,金額約為342億美元,減少約1%。
泰國NESDC預測稱,2024年的增長率為2.2~3.2%,比2023年的1.9%僅有小幅改善。德努查指出「2024年中國經濟的低迷也將導致泰國的出口減少」。
越南提出了2024年增長6~6.5%的目標,而國際機構很早就出現了無法實現目標的預測,比如世界銀行預測為5.5%。
在越南,鋼鐵行業受到了中國房地産低迷的影響。由於中國鋼材的過剩庫存流入,2023年越南的進口量猛增至828萬噸,達到上年的約1.6倍。業界相關人士表示,「價格降低約3成,對鋼材行情構成下行壓力」。來自中國的進口增加成為越南國內産業的逆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