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經營/戰略 > 日本製造業降風險,在北美和東南亞投資

日本製造業降風險,在北美和東南亞投資

2023/10/16

PRINT

      日本國內製造業的設備投資正在從中國轉向東南亞和北美。京瓷將為泰國的電子零部件工廠最高投入1000億日元資金,此外,三菱化學集團將在北美新建工廠。日本企業意在分散以中國為中心的供應鏈,但這種做法也隱藏著海外投資效率惡化的風險。

 

      京瓷將對泰國中部的工廠投資,預計將使智慧手機和純電動汽車(EV)使用的電容器等的産能提高1成。

 

      泰國“政局比較穩定,也容易招到人才”(京瓷董事嘉野浩市)。為了將泰國工廠打造成可向貿易摩擦持續的中美兩國出口産品的核心基地,打算自2023年度起3年內最高投入1000億日元資金。

  

      村田製作所也在泰國北部建成了電容器新工廠,將於11月開始供貨。

  

   

      生産電子基板的Meiko(名幸電子)最近決定在越南新建工廠。將以2025年投産為目標,以車載用産品為中心,量産高功能産品。據稱,客戶“強烈要求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生産”(社長名屋佑一郎)。

 

      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顯示出停滯跡象。日本財務省的統計顯示,2022年日本製造業對華直接投資同比減少5.7%。背景原因除了人工費高漲等結構性問題之外,還包括企業對美國的對華貿易限制等懷有強烈的危機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製造業對北美投資比上年增加28.7%。對印度投資也增至兩倍。

 

 

      從投資額在所有地區中所佔的比例(2023年4~6月)來看,北美為36.2%,東盟的5個主要國家(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為10%,中國為7%。

 

      吸引日本製造業企業去北美投資的是美國積極的産業政策。

 

      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目標是普及純電動汽車(EV),要想享受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需要從美國國內及美國自由貿易協定(FTA)締約國採購一定比例的電池材料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6
投票總數: 3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