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易對象:美國被東盟取代降至第3
2019/07/15
另一方面,中國與歐盟和東盟的貿易保持強勁。上半年對歐盟出口增長6%,進口增長3%。從東盟的進口小幅減少0.2%,但出口增長8%。
對美國迂迴出口
在東盟國家中出口增長突出的是中國對越南出口,上半年增長14%。因貿易摩擦,中國企業加速把工廠遷往越南,把零部件和原材料從中國運往遷移目的地工廠的貿易似乎正在增加。有觀點認為,局部還存在為規避美國額外關稅的迂迴出口。
觀察可了解個別品類動態的截至1~5月的數值,作為美國的代替出口目的地,中國開拓東南亞等市場的姿態浮出水面。
例如在傢具領域,2018年9月美國對中國徵收10%的額外關稅,2019年5月提高至25%。2019年1~5月中國對美傢具出口同比減少11%,降至37億美元。另一方面,中國對東盟傢具出口增長30%,增至10億美元。河北省一家傢具企業的出口負責人表示,「美國客戶為降低額外關稅的負擔,強烈要求降價。不接受美國訂單的企業也在增加」。
![]() |
河北省廊坊市的傢具工廠 |
從同樣在2018年被美國徵收25%額外關稅的半導體來看,1~5月的中國對美出口同比減少29%。另一方面,中國對東盟出口增長37%。此外,儘管玩具並未成為額外關稅的對象,但中國對東盟出口增長52%,達到10億美元。
中美7月9日由部長級官員通過電話展開磋商,時隔2個月重啟了貿易談判,但面對面磋商並未實現。美國總統川普11日在推特上發文稱「中國聲稱‘購買農産品’,但並未購買,感到失望」。中美談判呈現長期化傾向,今後雙邊貿易持續萎縮的可能性很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