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東盟對華態度緣何轉向強硬

東盟對華態度緣何轉向強硬

2015/04/28

PRINT

      東盟(ASEAN)10國在4月27日的首腦會議上,就牽制在南海強行推進填海造地的中國進行了討論。在最新的主席聲明草案中雖然已加入「(這種行為)將損害信賴、和平與穩定」的表述,但各國就在多大程度上提出批評中國進行著艱難的調整。東盟各國已決定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但一方面又意識到國際社會認為「東盟在靠攏中國」的看法,正日益對中國進入海洋表現出警惕感。

27日,東盟首腦會議開幕式上握手的各個首腦(kyodo)
  東盟各國首腦同一天上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正式首腦會議上,討論了有關南海的問題。在討論中起著領頭作用的是與中國在南沙群島(英語名:Spratly Islands)的領土主權問題上對立的菲律賓。

      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在會議上一口氣讀完了歸納在7頁A4紙上的意見書,表示:「大規模的填海造地是對地區安全的威脅」,並迫切希望在相關問題上獲得各國首腦的支援。原本預定為1個小時的會議時間,因此番討論而大幅超出預定。

      在截至當天16時提出的主席聲明草案中並未加入「填海造地」等可能刺激中國的表述,僅表示「確認維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重視與中國關係的馬來西亞希望在聲明中採用較為穩妥的表述,但在強烈要求「團結」的菲律賓的施壓下,主席聲明草案的基調開始變得強硬。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了解到的最新主席聲明草案明確表示:「對於在南海進行填海造地,各國均具有強烈擔憂」。聲明草案同時還表示,「各國首腦指示外長立即採取建設性的應對舉措」。

 
  在26日的東盟外長會議後舉行記者會的馬來西亞外長阿尼法表示:「這不僅是爭端當事國的問題,同時也是整個地區的問題」。東盟顧及經濟關係密切的中國,一直避免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批評中國,但目前已開始轉向加強彼此合作,以牽制中國。

  促使東盟加強批評中國的最大因素是顯而易見的威脅。東盟此前曾多次表明「擔憂」,但中國沒有表現出「介意」的跡象。南沙群島的填海造地仍在加速,已經擴大至可以建設機場跑道的規模。對「中國有可能在其他地區也主張擁有領土主權」(外交相關人士)的警惕感正在增強。

  與中國持續存在領土主權糾紛的菲律賓與越南舉行雙邊會談,就南海問題進行了磋商。菲律賓政府表示,「在戰略性防衛對話方面取得了進展」。此外,區域內大國印度尼西亞一直在靜觀中國的動向,最近也開始加強南海島嶼地區的軍事部署。各國的警惕心日趨加劇,這也正成為其面對中國時的「凝聚力」。

  一方面,中國以亞洲為舞臺推進的經濟合作也在推動東盟轉向強硬。東盟全部成員國均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了中國主導設立的亞投行,進而帶動了歐洲等已開發國家的參加。與此同時,關於中國主導的貿易自由化框架「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東盟也將是重要成員。

      對於加強與美國對抗姿態的中國來説,相互接壤的東盟的支援是不可或缺。由此可以看出東盟抓住中國在經濟方面加強重視東盟的弱點、加強對華發言權的意圖。但是,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同一天的正式首腦會議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避免對立的姿態非常有效,今後仍有必要繼承這一方針」,暗示出對中國的顧及。

      (吉田涉 蘭卡威島(馬來西亞北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1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3
投票總數: 4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