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政府正在逐漸與日本靠近。「明治産業革命遺産」申遺問題和兩國首腦彼此出席各自日韓邦交正常化50週年紀念活動顯示出,南韓開始轉向軟硬兼施,從日本獲取「實際利益」的外交戰略。這同時也是南韓總統朴槿惠在剩餘任期內與自己的一場較量。
「準備週到」
7月15日,南韓決定向日本返還一尊被盜佛像。2012年在長崎縣對馬市有兩尊佛像被盜,後被帶至南韓。南韓返還了其中的一尊。為何選擇這個時機呢?相關人士解釋稱,明治産業革命遺産在7月5日成功申遺,面對日本輿論超出預期的強硬,南韓的危機感加強。朴槿惠希望以2015年秋季的日韓首腦會談為契機,在年內解決慰安婦問題,不想在此時節外生枝。
南韓外交路線的改變始於「城市外交」。2014年7月,朴槿惠會見了東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後者訪韓是為了與首爾市長舉行會談。舛添要一是青瓦臺時隔1年半接見的日本政治家。「準備非常週到」,舛添要一的身邊人士透露。舛添並非現任國會議員。但他曾在安倍第一次上台時擔任厚生勞動相,與安倍晉三有交情。還有消息顯示,南韓前駐日大使李丙琪與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這一對兩國首腦的親信發揮了作用。在2個月後,南韓政府在首爾主辦了中日韓副外長級會談,並敲定年內舉行外長會談,第二年舉行首腦會談的構架。
2014年11月,共同在緬甸參加國際會議的朴槿惠和安倍面帶微笑交談的身影受到了關注。同樣在歷史問題上譴責日本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3天前剛剛與安倍舉行了會談。南韓國內掀起了「外交失策」的批評浪潮。南韓企業也對日元貶值韓元升值的擔憂越來越深,朴槿惠的支持率不斷下跌。2015年2月,朴槿惠起用知日派李丙琪擔任總統秘書室室長,使其成為南韓政府事實上的2號人物。
2015年4月,安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安倍的演講沒有按照南韓的要求提及殖民統治和道歉,而且在美國獲得了一定積極評價,這對南韓轉變態度起到了推動作用。距離日韓兩國政府在東京和首爾分別舉行的邦交正常化50週年紀念活動只剩下1個月時,南韓政府於5月向日方提議兩國首腦「彼此出席」兩個活動。
朴槿惠自8月起將進入5年任期的後半段。由於南韓總統不允許連任,在一般情況下,在下屆總統大選的準備工作啟動後,此前被壓制的對現政府的不滿將噴薄而出,現任總統的凝聚力會不斷減弱。此外,南韓各黨將在2016年春季的總選舉上一決雌雄,南韓的關注焦點將逐漸轉向下一屆政權。對於朴槿惠來説,2015年是成敗的「關鍵之年」。
關於成為日韓未解決事項的慰安婦問題,朴槿惠在6月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取得了相當進展。目前處在最終階段」。此言一齣,語驚四座。透露出朴槿惠在年內親自解決此事的決心。
「猶如玻璃工藝品」
南韓政府內部悄然出現了2個「變化」。其一是,「日本提案、南韓接受」這一對日交涉模式在安倍執政期間發生了改變。其二是每當南韓總統換屆,日韓關係都會重覆從良好走向惡化的路線,而目前人們期待從最糟糕狀態開始的朴槿惠政權能夠推動日韓關係走向好轉。被認為比起面談更喜歡文字報告和電話進行溝通的朴槿惠,從2015年以來,接連會見日本政要,為首腦會談的醞釀氣氛。
世界遺産申請問題再次凸顯出日韓談判的困難。相對於最重視申遺的日本,南韓強烈要求在殖民統治時期曾在相關設施工作的朝鮮半島「勞工」的表述內加入「強制勞動」字眼。另一方面,日本政府積極評價此次談判結果,「如果拖到投票環節就是一場失敗」。
猶如玻璃工藝品——參與談判的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這樣感嘆。目前,南韓政府密切關注的是戰後70週年的「安倍談話」。6月22日,在出席日韓50週年紀念活動之前,朴槿惠在青瓦臺與日本的日韓議員聯盟會長額賀福志郎舉行會談。朴槿惠對安倍談話提出要求:「期待兩國能走向和解與合作」。日韓之間的博弈仍在持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首爾支局長 峯岸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