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金正恩聲稱「將在近期堅決進行核彈頭爆炸試驗和可攜帶核彈頭的各種彈道火箭(導彈)的試射」。據稱,金正恩視察了彈道導彈彈頭部分的重返大氣層模擬試驗,宣稱朝鮮掌握了重返大氣層技術。如果這一消息屬實,來自朝鮮的核武器與導彈威脅將直線式提高。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朝鮮的技術現狀等進行了探討。
 |
對彈道導彈彈頭部分的重返大氣層環境模擬試驗作出指示的朝鮮第一書記金正恩(KCNA-KYODO) |
首先,關於「核彈頭爆炸試驗」,南韓國防部發言人在同一天的記者發佈會上表示,無法斷定這是新的核子試驗。但有專家認為,過去4次核子試驗借助採用核物質的核裂變確認了爆炸的威力等,而核彈頭爆炸試驗則將實際上引爆作為武器使用的核彈頭。主流觀點認為,爆炸力將高於過去的試驗。
南韓政府下屬機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委員李春根表示,「有可能像中國在開發核武器的過程中實施的那樣,通過從設想為核彈頭的彈頭上去掉核物質的狀態,進行發射彈道導彈的試驗」。
朝鮮之所以要實施上述試驗,主要是為尋求掌握配備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技術。朝鮮認為,為了維持目前體制,與美國簽署和平協定不可或缺。如果掌握可打擊美國本土的核導彈技術,就能推動美國改變態度。而目前美國以朝鮮棄核為前提,不同意舉行政府間磋商。
那麼,金正恩聲稱掌握了重返大氣層技術,這種説法是否屬實?朝鮮中央通訊社針對金正恩視察的彈道導彈彈頭部分的重返大氣層模擬試驗報導稱,「在與重返大氣層時相似的壓力和熱流環境下實施,採用了驗證新研發的耐熱材料的安全性的方法。」從這一報道來看,試驗很有可能確認了彈頭的防熱技術。
關於這次試驗,該通訊社還表示,「滿足了所有技術指標」。但是,要掌握重返大氣層的技術,需要具備彈道導彈的姿態控制和誘導控制等各種技術。南韓國防安保論壇的高級研究委員梁旭表示,「需要反覆確認導彈的發射試驗」。
南韓政府否認了朝鮮方面已掌握重返大氣層技術的説法。原因是導彈因其種類的不同需要到達的技術水準也有差異。可抵達美國本土的射程1萬公里以上的遠端導彈需要尖端技術,而關於射程約3千公里的「舞水端」中程導彈,發射試驗從未得到確認。因此,主流觀點認為朝鮮仍未掌握相關技術。
另一方面,以南韓為攻擊對象的300~500公里射程的「飛毛腿」短程導彈和可打擊日本的1千公里左右的「勞動」中程導彈均曾進行發射。南韓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在短程導彈重返大氣層方面,朝鮮「不存在問題」。不過,仍不清楚的是,核彈頭的小型化是否已成功達到可用於導彈的水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首爾 加藤宏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