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企業的中國「惡夢」在持續
2017/09/12
受南韓追加部署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薩德,THAAD)影響,南韓企業的在華業務進一步陷入困境。樂天集團考慮縮小超市業務。現代汽車集團正被中國媒體報道的(北京汽車)「考慮解除合資關係」的消息動搖。面對中方對於政治對立國家企業的報復措施,南韓企業正不得不調整戰略。
南韓樂天集團在中國運營約100家「樂天瑪特」超市。9月11日,該公司高管就目前約9成店舖陷入停業的狀況表示:「肯定要根據經營環境隨時做調整」,透露出正考慮縮小業務規模。
![]() |
北京市內的樂天瑪特店舖 |
在此之前,南韓《朝鮮日報》援引樂天相關人士的發言報導稱:「計劃最多將一半樂天瑪特出售給中國企業」。樂天是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大南韓流通業企業,如果樂天縮小在華業務規模,那麼此前一直將中國市場作為成長支柱的南韓企業的戰略將迎來巨大轉折。
樂天瑪特的中國員工數被認為約有1萬人。由於即使停業也要給員工支付部分工資,人工費負擔出現增加。有報導稱2017年樂天瑪特將在中國計提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7.38億元)營業虧損。南韓大型超市易買得也宣佈退出中國市場,正與泰國正大集團談判店舖出售事宜。
自2017年2月樂天集團決定將南韓南部的高爾夫球場提供給南韓國防部作為薩德部署地,中方開始了「經濟報復」。以消防和衛生等理由要求樂天瑪特超市停業,還事實上停止了團體遊客的赴韓旅遊。此外,還通過國營媒體宣傳薩德削弱中國國防的消息,被認為在敦促中國消費者遠離南韓産品。
此前,《環球時報》(英語版)報道了北京汽車集團高管的發言稱,正考慮與現代汽車解除合資關係。據説原因是,雙方對半出資的合資企業北京現代汽車為削減成本,想將零部件採購商由現代汽車旗下企業變更為中國企業,但現代汽車方面不同意等,沒有在中國當地表現出靈活姿態。
一般來説,中國的合資協議期限較長,變更並非易事。目前有一種觀點比較佔優,即「(北京汽車的)目的不是解除合資關係,可能是中國方面為改善合資條件而進行的博弈」。目前合資企業的主導權掌握在現代汽車手中,北京汽車似乎對此感到不滿,雙方圍繞主導權的對立可能會加劇。
![]() |
現代汽車1~7月的在華銷量同比下降45%。包括集團旗下的起亞汽車在內,已經兩次下調2017年的在華銷售目標。目前的銷量目標為117萬輛,比2016年實際銷量減少30%。不過,有意見擔心連這個目標也無法實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