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相高頻率出訪 仍比不過王毅
2018/02/24
河野太郎呼籲給外長配專機構想包含的期待是,可靈活出訪商用飛機航班數較少的中小國家,對挽回劣勢作出一定程度的貢獻。
例如太平洋的島嶼國家。在和台灣有邦交的20個國家中,6個國家聚集於此。河野呼籲,「如果借助民間的商業航線前往,必須逐一返回轉机站,全部訪問很困難」。如果有了能從一個島飛往另一個島的專機,就無需返回轉机站。相當於外長的美國國務卿也擁有專機。
國會期間出訪受到制約
日本政府1月30日給出的數據顯示,前外相岸田在任期間與河野就任以來至1月24日訪問的國家和地區總計為123個。而中國外長王毅則在幾乎相同期間內訪問了262個國家和地區。河野指示在外務省內討論外相專機的引進。如果購買,維護管理費將增加,因此包機的靈活利用、租賃商用飛機等代替方案也浮出水面。
日本增加外相赴外國出訪,還存在另外的課題。日本的首相和閣僚出席國會會議多於其他主要國家,國會開會期間,出訪受到制約。
日本政府在2001年進行省廳調整之際,引進了副大臣制度。期待副大臣起的作用是,在閣僚赴海外出差時,代替其在國會進行答辯,但該制度幾乎沒有發揮作用。這是因為在野黨認為,與副大臣相比,對閣僚窮追猛打更能贏得分數,要求閣僚出席會議。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達沃斯會議)每年1月召開,有世界的各界領袖匯聚一堂。今年自2005年以來,首次沒有首相和閣僚出席,原因是和22日召集的例行國會相衝突。
河野太郎1月28日晚間從北京出發返回日本,29日淩晨抵達羽田機場。上午9點之前就出席了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為了抗衡中國的外交攻勢,日本似乎不僅是引進外相專機,國會改革也不可或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