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日本制定方針:自動駕駛車事故由車主賠償

日本制定方針:自動駕駛車事故由車主賠償

2018/04/02

PRINT

  日本政府3月30日針對自動駕駛汽車在自主行駛時的事故敲定了一項方針,原則上由車輛所有者承擔賠償責任。把自動駕駛汽車與普通汽車同樣對待。在外部駭客入侵汽車系統導致事故之際,損害由政府賠償。隨著有關自動駕駛的賠償制度的基礎確定下來,企業承擔過大責任的擔憂降低,商業化的趨勢或將加速。

  

  日本政府在30日的「未來投資會議」上提出了《自動駕駛相關制度整備大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會議上發出指示稱,「希望啟動具體的法制建設,積極主導制定國際規則」。日本政府將於2019年向國會提交相關法案。

   

優步用於自動駕駛行駛試驗的車輛(資料圖)

   

  大綱的內容是在自動駕駛汽車開始普及的2020~2025年之前,指示出立法和監管的方向性。從自動駕駛的級別來看,大綱針對的主要是在有駕駛員乘坐的狀態下、以有限條件實現駕駛自動化的「3級」以下。而駕駛席上無人乘坐的「4級」以上自動駕駛將在今後討論。

         

  大綱中確認,自主行駛時的事故賠償責任原則上由車輛所有者承擔,可以利用法律強制加入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交強險)進行賠付。把自動駕駛汽車與一般汽車相同對待。企業的責任僅限於汽車系統存在明確缺陷之際。有關交強險的方針已經確定,預計民間其他自主加入的保險的設計方案也將取得進展。為了查明事故原因,大綱中要求車輛安裝行車記錄儀,記錄位置資訊、方向盤操作和自動駕駛系統的運作狀況等。

       

  駭客入侵導致的事故的賠償與被盜車輛導致的事故損害同樣適用政府的救濟制度,條件是車輛所有者更新系統等,採取安全舉措。

      

  一方面,圍繞發生事故之際的刑事責任等,得出結論的時間仍沒有眉目,討論焦點仍然很多。有關道路交通的《日內瓦公約》以駕駛員參與汽車行駛作為前提。日本的《道路交通法》也根據該公約制定,有可能與自動駕駛産生矛盾。但是,《日內瓦公約》的修訂仍然沒有時間表。

      

  如果讓企業或程式開發者承擔刑事責任,商業化的熱情有可能減退。 

     

  自動駕駛的速度上限、路線、時間和天氣等條件也很重要。此外,日本還將制定有關控制系統性能和抵制網路攻擊能力的標準。日本政府預定2018年夏季敲定有關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的指導方針。 

      

  有汽車廠商的技術人員表示,「制度的完善值得歡迎」。另一方面,也有聲音表示,「刑事責任和《道路交通法》修訂的討論有所欠缺」。

     

  3月中旬,優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進行公路測試時引發事故,導致行人死亡。在事故之後,自動駕駛事故的責任問題受到關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