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為什麼越來越「反日」?
2019/02/22
南韓總統府裏幾乎沒有日本通。為數不多的知日派、總統經濟助理金顯哲1月因經濟政策失言問題提出辭職,文在寅沒有袒護金顯哲,爽快地受理了他的辭呈。
在南韓外交部紅極一時的「日本學校(Japan School)」(注:南韓外交部內的用語,指在駐日南韓大使館的工作經驗)也逐漸喪失人氣。據南韓《中央日報》報道,南韓討論將中國從負責對日外交的東北亞局中分離出來,單獨成立「中國局」。另一方面卻打算將日本與印度、澳大利亞合併。工作辛苦待遇又不好,駐日大使館成為不受歡迎的就職地點。
兩國將迎來多個重要節點
日本政府計劃派內閣府政務官出席島根縣2月22日在松江市舉行的「竹島日」紀念儀式。日本政府連續7年派官員出席該儀式,南韓每次都會提出抗議。
今年將迎來多個「反日」輿論容易高漲的節點。3月1日將迎來日本統治朝鮮半島時期最大的抗日獨立運動「三一運動」100年。南韓政府計劃舉行大規模的紀念活動,還要請朝鮮參加。
緊接著4月將迎來日本統治時期南韓在中國成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00年。南韓的外交相關人士表示,「今年在對日外交上無法輕易妥協」。
一位政府相關人士聳肩説道,「如果提議與日本改善關係,就可能成為‘積弊清算’的對象,容易禍從口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首爾支局長 鈴木壯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