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蟄居啃老族」無老可啃之後
2019/06/17
日本內閣府將「蟄居族」定義為基本不走出自己房間或家、除了因為興趣和去附近便利店之外,不出門的狀態超過6個月。此前,「蟄居族」被認為多數是15~39歲的年輕人,但在內閣府3月29日發表的調查顯示,40~46歲的「蟄居族」推測達到61.3萬人,超過了15~39歲的推測54.1萬人。
那麼,為何日本會出現如此多的中高年「蟄居族」呢?日經中文網匯總了《日本經濟新聞》的相關報道,為您揭示中高年「蟄居族」出現的社會背景和面臨的現狀。
在上世紀90年代末,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大量企業倒閉和裁員導致出現了「就職冰河期」。剛畢業的學生們找不到穩定的工作,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只能靠打零工度日,有的人甚至從此不再邁出家門,與社會隔絕。
![]() |
據日本內閣府的調查,開始成為「蟄居族」的年齡最多的是在60~64歲,佔17%。但從20~24歲開始不出家門的人也佔了13%。其中蟄居超過7年的佔46.7%,將近一半。70%以上為男性。
![]() |
有的人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蟄居,也有人從退休之後因為失去了與社會的觸點開始蟄居。其中,現在40~44歲的人開始蟄居的時期與就職時期重合。日本內閣府的負責人認為,有可能是「就職冰河期」産生的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