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戰後最差日韓關係或長期化

戰後最差日韓關係或長期化

2019/07/19

PRINT

日韓關係

  圍繞南韓最高法院判決日本企業進行賠償的前勞工訴訟案,南韓外交部7月18日表明了不同意按照1965年的《日韓請求權協定》設立仲裁委員會的方針。日本政府加強對南韓的半導體原材料出口管制被認為是事實上的對抗措施,南韓已經提請世界貿易組織(WTO)進行討論。已經惡化至二戰後最差局面的日韓關係估計還將長期持續。

   

  南韓外交部發言人在7月18日的記者會上就設立仲裁委員會一事表示,「這是日本單方面安排的日程,我們沒必要受其約束」。日本外相河野太郎19日在日本外務省召見南韓駐日大使南官杓,傳達日方的見解。還將發表要求南韓早日改正違反國際法狀態的談話。

  

   

  《日韓請求權協定》規定,作為解決爭端的手段,應進行雙邊磋商和設立仲裁委員會。在2018年10月南韓最高法院判決日本製鐵(原新日鐵住金)賠償後,日本政府於2019年1月要求南韓基於該協定進行磋商。南韓未答應,於是5月轉入仲裁委員會的設立程式。7月18日是韓方的最終回復期限。

   

  日本政府擔心「請求權問題的完全且最終解決」這一《日韓請求權協定》的基礎完全崩塌。日本根據該協定,作為經濟合作向南韓提供了總計5億美元。日本外務省關係人士透露,如果把日本企業遭扣押的資産變賣並支付給原告,「很容易影響到對其他國家的戰後補償」。

   

  日本政府已著眼於到國際法院(ICJ)起訴,繼續敦促南韓政府進行應對。如果南韓政府未提出實質性解決辦法就變賣日企資産,日方還考慮向南韓政府索賠。日本自民黨內甚至冒出了收緊對訪日南韓人的簽證、對來自南韓的進口産品提高關稅等強硬論調。

     

  與此同時,雙方也在繼續尋求採取外交方式解決問題。除探尋8月初在東盟地區論壇(ARF)時舉行外長會談外,南韓還設想派遣知日派的李洛淵總理作為特使前往日本。顯示出在不具備首腦會談的條件下仍希望維持對話的渠道。

      

  南韓總統文在寅仍未改變他一貫堅持的「尊重司法判決」立場。南韓2020年4月將舉行國會大選,考慮面向改革派的支援者通過宣揚「日本=惡」的辦法來加強凝聚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恩地洋介、地曳航也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