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方要通過抗體檢測掌握感染實際狀況
2020/05/15
日本將展開抗體檢測,以調查新冠病毒的感染狀況。除沖繩縣將在近期實施外,東京也將從6月開始檢測。抗體檢測可幫助掌握實際感染狀況,並有可能作為重啟經濟活動的判斷材料。但抗體能否一直持續等課題仍處於探索階段。
![]() |
抗體檢測是通過採取少量的血調查在感染時免疫功能産生的抗體。簡易檢測試劑盒幾十分鐘就能出結果,不需要專業技師等。PCR檢測調查當前是否感染,而抗體檢測的是是否感染過新冠病毒。
日本沖繩縣將與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合作,5月內開始抗體檢測。將在縣立醫院5個場所,針對新冠病毒以外病因就診的患者,在取得本人同意的基礎上進行檢測。計劃每月採集2000份樣本,將在3個月裏分3次完成取樣,共計將調查6000份樣本。
3.3%門診患者具有抗體
有觀點認為8成新冠病毒感染者表現為無症或輕症。沖繩縣保健衛生總監糸數公表示,如果能查清這種「看不見的感染者」的數量,「將成為預測縣內各地的流行,並考慮對策的重要資訊」。
東京都也將從6月起進行獨自抗體檢測。東京都醫學綜合研究所將配備每天可檢測500人的設備,通過患者血液等每月按3000人的規模實施抗體檢測。東京知事小池百合子就導入理由解釋稱「把握總體感染狀況的趨勢」。
在日本的各自治體行動之前,部分大型醫院已經在試驗性地開展抗體檢測。神戶市立醫療中心中央市民病院在4月7日前的8天內裏對1000名門診患者進行了檢測。其中33人已有抗體,佔比3.3%。按這一比例簡單推算,在約150萬神戶市民當中,大概4萬人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達到PCR檢測確診人數的數百倍。
大阪市立大學準教授城戶康年等人對前來該大學醫院就診的312人進行檢測,發現3人具有抗體。由此推斷,約270萬大阪市民中,1~2%的人可能已産生抗體。
要想推測感染途徑不明的社區感染率,需要精心設計檢測對象的挑選方式。神戶市市長久元喜造表示,「怎樣才能有助於治療和預防,還沒有想好」。而大阪市立大學準教授城戶則表示,「只要檢測一定的群體,就能預想到感染的擴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