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O談疫苗分配
2020/08/19
對遏制新冠疫情起到關鍵作用的疫苗備受關注。大國和已開發國家紛紛確保大量疫苗,而發展中國家卻無法獲得所需疫苗量,這種不均衡的局面令人擔憂。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針對國際合作的可能性,採訪了圍繞疫苗共同開發和供應推進全球性計劃的官民組織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首席執行官(CEO)理查德·海切特(Richard Hathchett)。
理查德·海切特 |
記者:疫苗共同開發和供應計劃的目標是什麼,已取得哪些進展?
海切特:目標是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合作,以合理的價格向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有效的疫苗。參加國將共同提供總額超過20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確保20億劑疫苗。一個國家可以獲得的最大疫苗量為人口的2成。日本、英國、南韓、加拿大等約75個已開發國家對這項計劃顯示出興趣,還有約90個發展中國家通過捐款提供支援。
這項計劃以支援開發的形式投資的美國生物新創企業Moderna、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牛津大學的臨床實驗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能夠按照計劃於2021年上半年開始提供疫苗。此外,還投資了中美德澳等國家的7個候選疫苗。所有參加國都可以平等地使用疫苗。
記者:具體將如何分配?
海切特:將敦促參加國首先把疫苗提供給醫務工作者使用,其次是患有基礎疾病等重症化風險較高的人群。如果把目標集中在風險較高的群體,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疫情。還有難民營的人們和糧食生産商等,國家不同,優先順序也不一樣。希望各國政府做出恰當的判斷。
記者:美國和中國等紛紛以本國為優先,存在「國家主義」傾向。
海切特:政府有義務保護國民的生命,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這樣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各國政府各自行動,導致國家主義傾向加劇的話,可能會造成疫苗分配嚴重不均。即使全球疫苗産能可以擴大,也存在極限。美國政府已經確保了遠遠超過人口的疫苗量,如果全部有效,將會出現剩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