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碳大競爭時代到來
2020/10/27
這項碳稅的內容是對來自環保措施不夠充分的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目的在於消除歐洲企業對高減排目標的不安,歐盟認為這是確保公平競爭條件的必要措施,最遲將在2023年之前引進這種制度。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9月的聯合國大會演講中表示二氧化碳排放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雖説這是一個努力目標,但其他國家的政府相關人士都對中國制定這樣的目標感到驚訝。
中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球近3成的最大排放國,對引進可再生能源也很積極。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據IEA統計,2019年銷量佔全世界的54%。中國的太陽能發電量截至2018年佔到全球的32%,接近日本份額的3倍。
還有觀點認為中國有可能將非化石燃料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由原來的15%提高到18%左右。
作為具體措施,將建立可交易可再生能源利用業績的市場。就是跟溫室氣體排放量交易類似的機制。完不成中央政府所規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標的電力零售企業等可以向已完成目標的企業購買利用業績。
中國還在加快實現氫社會。中國政府9月取消了燃料電池車(FCV)銷售補貼制度,出台了向核心技術開發企業發放獎勵的制度。燃料電池車的技術難度高,目前政府認為需要對技術開發給予直接財政扶持。
2020年9月,北京市新設了北京大興國際氫能源示範地區,建立氫能源基礎設施,提高擁有核心技術的廠商的技術實力。
日本將會如何實現減排計劃呢?首先,增強制約可再生能源普及的供電網。為了彌補可再生能源輸出不穩定的缺點,預計還將財政扶持建立大容量蓄電池量産體制等。
日本還計劃2030年之前,完善海上風力發電設備,確保相當於10個核電機組的1000萬千瓦發電容量。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煤電方面,考慮給企業制定應該完成的發電效率目標等以促進削減低效率設備的措施。
關於2018年度僅佔發電量6%的核電,日本經濟産業相梶山弘志表示「今後10年,將傾注全部精力致力於重啟」。不過,重啟本身的門檻高,並且如果不新增設,預計日本到2030年核電在電力結構中所佔比重最高只有15%左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