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日本無症狀感染增多,打完兩針疫苗仍中招

日本無症狀感染增多,打完兩針疫苗仍中招

2021/09/16

PRINT

          

  檢測規模沒有增長的最大原因是隨著德爾塔變異病毒蔓延,保健所的業務繁忙。東京23區的保健所負責人表示「光為發燒病人做檢查和辦理住院就已經滿滿噹噹了。沒有能力檢測新冠密切接觸者」。

      

  按道理,針對陽性人員應該從發病前2天開始追溯他們的行動軌跡,調查接觸情況,鎖定密切接觸者並實施行政檢測。目的是通過廣泛撒網,儘早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防止疫情擴大。   

    

  由於感染人數猛增,各地保健所需要護理居家療養人員和協調住院狀況等,業務增多。密切接觸者被置之不顧的情況增加。

    

接受東京都免費的新冠病毒「監控檢測」的人們(9月3日,東京)

    

  日本全國呈現出同樣的趨勢。在日本全國,政府的核酸檢測(PCR檢測)能力為每天約23萬人次,但8月實際檢測量最多的一天只有16.6萬人次(最大能力的72%)。

    

  自費檢測的數據也遲遲沒有得到應用。為了旅行或出差,在民間新冠檢測機構接受核酸檢測的人越來越多。日本木下集團在各地運營著15個檢測中心,這些檢測中心8月下旬的預約率上升到了90~100%。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自費檢測的單日核酸檢測能力為10萬人次。在截至9月11日的約1個月時間裏,行政檢測為381萬人次,自費檢測為223萬人次。但很多地方政府並沒有把自費檢測數據納入疫情分析。原因是,地方政府認為自費檢測精度參差不齊,判定結果有時會出現錯誤,因此存在擔憂。

    

  2月修訂的日本《感染症法》規定,民間檢測機構要向都道府縣報告包括陰性在內的檢測結果,但東京都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數據「並未用於疫情分析」。

    

  柳原教授指出,「要掌握疫情蔓延的預兆,並準確出台對策,必須收集大量數據,包括民間機構的檢測數據。應通過提供補貼等,提高民間檢測機構的檢測品質,建立想檢測的人都能接受免費檢測的體制,這一點非常重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