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社從12月1日開始計算並發布以亞洲約300家實力上市企業為對象的新股價指數「日經Asia300指數」。根據對象企業以往的股價進行估算,該指數近10年上漲了60%,從全球範圍來看漲幅也比較顯著。新股價指數誕生後,可以簡單易懂地向全球投資者和讀者傳遞充滿活力的亞洲企業和市場的動向。
日本經濟新聞社將按美元換算,計算出根據總市值和增長性等選出的亞洲實力上市企業群「Asia300」的指數。統計對象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南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及印度11個國家和地區。構成股截至目前為324個。
除1月1日之外,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從南韓市場開盤的日本時間上午9點(北京時間上午8點)到印度市場收盤的下午7點20分(北京時間下午6點20分),日經將實時計算並發布數據。此外,日經還將提供東盟(ASEAN)企業對象的指數和11個國家和地區單獨的指數。東盟的指數將實時計算,單獨的國家和地區指數將公佈收盤值。指數的計算委託給新加坡交易所(SGX)。各指數將在日本經濟新聞、日經電子版和英文媒體「Nikkei Asian Review(NAR)」等上公佈。
「日經Asia300指數」最近10年上漲了60%。與同一時期的其他指數相比,市價變動超過了美國道瓊斯30種工業股平均指數(上漲56%)和日經平均指數(上漲14%)。
強勁上漲的原動力是亞洲年輕的中間收入階層崛起,借助他們的消費能力,企業實現了大幅增長。
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國IT(資訊技術)企業騰訊控股。在華語圈深受年輕人歡迎的聊天軟體「微信」如今完善了包括遊戲和金融在內的綜合性服務,騰訊的總市值在過去10年裏迅速擴大50倍左右。
在亞洲,瑞士雀巢和美國寶鹼等歐美企業也進行了鉅額投資。不過,亞洲企業不甘落後。比如,泰國飲料企業泰國釀酒以「象」品牌的啤酒為武器,向東南亞的啤酒市場霸主地位發起挑戰。亞洲是多民族、宗教和語言混雜的地區,可以説特殊環境便於地方企業發揮其優勢。
全球的投資資金也不斷流向亞洲市場。美國著名投資家巴菲特向中國大型車企、在電池技術方面佔有優勢的比亞迪(BYD)進行出資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歐洲大型資産投資企業DWS亞太地區最高投資負責人肖恩·泰勒這樣説:「對於亞洲企業而言,消費擴大和基礎設施投資是增長的驅動力」。美國總統大選後,隨著美元升值,亞洲市場出現了貨幣貶值等逆風。即便在這一背景下,全球的投資者們對亞洲企業中長期的增長期待仍未發生動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