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的「1萬億日元俱樂部」企業
2018/01/30
不過,如果與海外市場比較,日本企業則顯得遜色。總市值超過1萬億日元的美國企業達到近600家(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合計),佔整體上市企業的14%。借助IT創新,快速增長的企業相繼誕生,形成了從全世界吸引投資資金的良性循環。
在美國,上世紀90年代誕生了亞馬遜和谷歌(現為 Alphabet),2000年代誕生了Facebook。這些企業的總市值如今超過了50萬億日元,是日立製作所和松下的10倍以上。在增長性和規模上,能夠與之抗衡的日本企業很少。
再來看中國股市(上海、香港、深圳),總市值超過1萬億日元企業的比率為4%,與日本處於相同水準,但數量達到約230家,超過日本。借助手機結算實現增長的騰訊控股等總市值超過10萬億日元的企業也不在少數。在歐洲市場上(泛歐證券交易所,Euronext)約有90家企業總市值超過1萬億日元,佔整體的比率為12%。
美國知名投資公司景順(Invesco)的布蘭特·貝茨(音譯)指出,「與海外相比,日本缺乏在增長性和資本效率上有吸引力的企業」。要從全球吸引投資資金,或許需要借助充裕的手頭現金展開增長投資,以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