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的市場」讓阿里與騰訊勢不可擋
2017/08/21
中國網際網路服務兩強的實力增長勢不可擋。自2017年初以來,阿里巴巴集團的股價上漲了85%,騰訊控股上漲了74%,兩公司的總市值均超過4千億美元。躋身眼下被美國大企業壟斷的全球企業總市值排行榜前五位指日可待。兩家公司在政府對網路實施的「鎖國政策」的保護市場上獲得了龐大的用戶,通過收購和出資迅速增加服務從而擴大收益的戰略暢通無阻。
![]() |
騰訊CEO馬化騰(6月,香港) |
「越來越多的用戶正線上觀看視頻,而且每天觀看的時間越來越長。與此同時,廣告收入也在不斷增長,而消費者也越來越願意付費觀看視頻。」
「我們會繼續從智慧手機遊戲市場探尋新的機遇,而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8月16日晚,騰訊舉行了4~6月財報的電話發佈會。該公司經營高管的發言底氣十足。
騰訊4~6月的凈利潤同比增長70%,阿里巴巴同比增長94%,兩公司的業績持續擴大。那麼為何能保持如此出色的業績呢?
最主要的原因來自中國政府。政府事實上將外國企業排除在中國網路市場之外,兩公司得以壟斷市場。即使不通過新奇的創意和服務進行競爭,「只要發揮各自的優勢,業績自然而然就會擴大」(證券公司高管),因此進入了良性循環。
![]() |
各自的優勢是指,中國網路兩強迄今為止在封閉的中國市場上構築的平臺。兩公司正在構築的平臺上陸續增加收費服務,擴大業績。
騰訊逐漸擴大了智慧手機聊天工具「微信」上的收費服務,也就是遊戲和視頻。而阿里巴巴陸續擴大了購物網站「淘寶網」和「天貓」上的服務。
兩家公司都沒有拘泥於自我開發,而是通過接連向優良的初創企業出資和收購來增加服務。除核心技術等之外,不浪費多餘的開發時間和精力。
兩家公司爭相向摩拜單車等共用單車和網約車企業滴滴出行等有實力的初創企業出資也是為了擴充自身平臺上的服務。騰訊2016年至少向國內外75家企業出資,2017年截至目前也已經出資了40家企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