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貨幣摩擦通過「適中匯率」休戰
2020/01/15
中國國內銀行的不良債權問題正在産生影響。為景氣提供支撐需要外資等投資資金,而人民幣貶值很容易加速資本流失。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分析,2019年上半年中國的資本流失額為1370億美元。
如果人民幣貶值不停止,很容易增強中國企業的債務風險。實際上在人民幣明顯呈下跌趨勢的2019年秋季,貨幣管理部門就頻頻向銀行探尋匯率行情和宏觀經濟的動向。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通過「第一階段協議」,美國部分下調此前一直不斷強化的加徵關稅,將成為轉變以往容許人民幣貶值的匯率政策的契機。
美國政府對中國的人民幣政策並未完全消除擔憂。在美國財政部的匯率報告中就指出「中國當局擁有豐富的操縱人民幣手段」。不僅僅是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設定基準值,還列舉了(1)直接干預匯率;(2)在離岸市場上設定人民幣債券利率;(3)由國有銀行進行掉期交易。
中國可以對央行和國有銀行進行總動員,把匯率當作「武器」,而美國由於中央銀行獨立於行政部門,因此在貨幣摩擦中缺少「幫手」。美國憑藉優勢地位推動貿易戰,而貨幣政策有逆轉這一局面的潛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