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作為安全貨幣的性質增強
2022/03/03
香港的銀行相關人士驚訝地表示「出現了出售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資産而買入中國資産的情況」。
將俄羅斯從國際結算網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剔除的制裁也可能有利於擴大要建立獨立結算網的人民幣的利用。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表示,俄羅斯一直積極減持美元,一方面增持歐元、人民幣及黃金。今後5~10年,無疑會進一步增持人民幣。
![]() |
人民幣百元紙幣(資料圖,REUTERS) |
美國資産信投公司景順集團(Invesco)的David Chao就俄羅斯制裁的影響指出「隨著時間流逝,作為全球結算及穩定的財富存放地,(對俄制裁)將有損對美元的信任,有可能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據SWIFT介紹,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的佔比1月達到3.2%,超過2015年8月,創出歷史新高。雖比佔近4成的美元和歐元都要低,但連續2個月超過日元的份額。「中美關係緊張將促進結構轉變,擺脫對美元過度依賴」(渣打銀行),這一側面也不容忽視。
![]() |
但也有不少觀點認為,人民幣只是稍顯強勢,還談不上已成為安全貨幣(德國商業銀行周浩)。中國保持嚴格的資本管控,限制人民幣外流。與可在全世界交易的軸心貨幣美元有很大區別。
中國政府已開始表現出警惕人民幣升值的姿態。據路透社報道,中國的主要國有銀行2月28日在市場上實施了買入美元的舉措。中國人民銀行(央行)3月2日設定的用於外匯交易的基準值(中間價)也趨向於人民幣貶值。
英國調查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升值顯示出不滿,有可能進行干預,引導人民幣貶值」。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也根據中國與美國金融政策方向的差異等,預測到2022年下半年人民幣下行壓力將增強,到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將貶值到6.42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木原雄士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