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股市/外匯 > 日本股市才剛開始收復失地,還有上漲空間

日本股市才剛開始收復失地,還有上漲空間

2023/06/27

PRINT

    

      QUICK FactSet 的數據顯示,從個股的美元計價總市值來看,即使到日經平均指數創出約33年來新高的616日,在全球前100的大企業中,日本企業也只有排在第32位的豐田。在日本排在第2位的索尼集團僅為世界第105位。在10年前的20136月末,日本有4家企業進入前100名。雖然豐田的股價幾乎翻了一番,但排名仍低於當時的第18位。

  

      截至6月第2(1216),海外投資者連續12周凈買入日本股票,累計金額達61757億日元。成為資金快速回歸的推動力的是作為股票價值本源的企業收益的復甦預期。今後的重估空間取決於預期兌現的確定性。

  

      匯總分析師利潤預測的日本Quick Consensus的數據顯示,將構成日經平均指數的225家企業的利潤加起來,計算本財年(2023年度)的預期PER(市盈率),結果為14.4倍。與大致維持在1416倍左右的「安倍經濟學」行情的2010年代中期相比,並未出現估值偏高。

  

      日經平均指數如何才能漲至35000點以上呢?下一財年(2024年度)的凈利潤預計隨著Quick Consensus的成分股業績改善而增長7%以上。由汽車生産的恢復和漲價效果、訪日遊客需求復甦支撐的消費擴大等將成為利潤增長預期的線索。如果在全球經濟減速的情況下仍然維持利潤增長預期,35000點以上將以PER14倍左右的自然狀態進入射程。

   

     

      另外,日本的企業為提高資本效率而做出的努力也不可或缺。EPIC Investment Partners的董事長武英松表示:「最近日本股市一直在1315PER的水準波動,但如果有效利用持有的現金等提高效率的預期加強,可能會得到更高的評價」。

  

      日興資産管理的首席戰略分析師神山直樹分析稱,要創出新高「日本經營者能否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非常重要」。他指出關鍵在於人才和設備等提升盈利能力的投資能否擴大。

  

      目前,海外資金流入對象偏重於日本的大盤股。東證的各投資部門的買賣動向顯示,海外投資者自4月第1週到6月第2周在主機板(prime)市場合計凈買入6萬億日元以上,另一方面,在以中小盤股為主體的東證標準(Standard)市場凈賣出4億日元。

  

      作為日本股市復興的條件,海外投資者正在關注伴隨工資上漲的通貨膨脹是否會在2024年延續下去。另外,日本銀行(央行)的貨幣寬鬆路線是否會迎來大轉變也是關注的焦點。如果能打消對環境好轉的懷疑論,擴大股票重估的範圍,那麼一直被忽視的日本股票就有充分的空間挑戰新高。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篠崎健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19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