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之變(2)被APP撈起來的「遺珠」
2019/04/01
「免費就沒有利潤」,最初出版業並不看好KaKao日本公司社長金在龍(42歲)的商業模式。剛開始響應Piccoma的只有日本文藝社和竹書房2家出版社。剛提供服務不久的某一天,iOS版APP上只有200日元銷售額,而安卓版的為0日元。結果很悲慘,金在龍苦笑道:「完全超出想像。那一天至今都無法忘懷」。
不過,這種獨特的銷售機制隨後獲得了讀者和出版社的支援。這是因為它與其他APP不同,沒有廣告。如果在APP裏刊登遊戲等廣告,短期內雖會獲得收益,但也有可能被遊戲奪走消費者。金在龍表示,「因為APP上只賣漫畫,沒有其他銷售方式,所以得到了出版社的信賴」。目前Piccoma已有100多家出版社為其提供漫畫作品。
![]() |
Piccoma上的漫畫要想在第一時間讀到就得付費。「如果養成讀漫畫的習慣,會付費讀一些有趣的作品」。該APP的目的是宣傳免費,讓讀者養成每天讀漫畫的習慣,再去購買喜歡的作品,進而實現良性循環。
電子漫畫逆襲紙質漫畫
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品接連亮相,注重讀者的漫畫APP已成為驅動市場的原動力。根據日本出版科學研究所的統計,2017年電子漫畫的單行本市場規模(推算值)為1711億日元,首次超過紙質漫畫單行本(1666億日元)。
與出版社相比,漫畫APP可減少編輯人數,漫畫發表前的成本也較低,於是各公司競相推出漫畫APP。據Mobile Index介紹,日本年銷售額超過7億日元的漫畫APP有9個以上,此外小規模的漫畫APP也陸續亮相。APP間的讀者爭奪戰日益激化。
日本漫畫在封閉環境裏獨自進化
那麼今後雜誌的漫畫只要放在APP上就可以了嗎?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在APP帶來的變化中,不容疏忽的是閱讀方式的變化。
![]() |
自上而下縱向滾動閱讀的漫畫 |
從右側頁面的右上角向左下角閱讀,或是從左側頁面的右上角閱讀的方式實際上是日本獨特的閱讀方式。配合目光的移動,在分鏡上花心思,從而體現臨場感,這種方式據傳是由手塚治蟲發明的。不過,放眼全球的漫畫市場,創始於金在龍出生地南韓、支援智慧手機縱向閱讀方式的「Webtoon」正在席捲市場。
LINE漫畫總編中野崇表示,Webtoon是按照漫畫的英文詞語「Cartoon」造出的新詞,但「當今是全球標準。日本漫畫正在加拉巴哥化(指在封閉環境裏獨自進化)」。放眼全球,創作Webtoon類型作品的日本籍漫畫家也在不斷增加。通過《哆啦A夢》和《七龍珠》等人氣漫畫,引領全球漫畫文化的日本正從漫畫閱讀方式這一根本上受到海外的挑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篠原英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