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新晉成人射箭大賽顯身手
(2018/01/15)
-

日本全國射箭大賽在京都舉行,約2000名新晉成人身穿長袖和服和裙子,瞄準約60米遠處直徑1米的箭靶射箭。這一比賽源自日本傳統弓箭技藝「通矢」,江戶時代最為繁盛……
-
日本發現刻有漢字的最古老土器殘片
(2018/01/11)
-

殘片發現于長崎縣壱岐市,刻有「周」字左半部分,屬於彌生時代後期(西元1~3世紀前後)。殘片是盆狀容器的一部分,從形狀來看估計是在中國遼東半島製作而成……
-
日本國足球衣為什麼是深藍色?
(2018/01/05)
-

淺蔥、薄紅、黃櫨染……最近在街上日本傳統的「和色」變得多了起來。傳統顏色能讓消費者聯想到高品質,産生親近感。日本足球國家隊的球衣主色不是國旗的紅白二色,而是深藍色也是有原因的……
-
快來搶這個能實現願望的木球!
(2018/01/04)
-

1月3日,日本福岡市東區的筥崎宮舉辦了祭神儀式「搶球節」。人們分成兩組搶奪木球,目的為祈願農業和漁業豐收。被稱為「選手」的約300名男子一邊大喊著「哦伊薩、哦伊薩」的口號……
-
《花筐》:癌症、戰爭和電影
(2017/12/18)
-

日本導演大林宣彥強調,他拍攝的《花筐》不是反戰電影,而是「厭戰電影」。在被醫生告知肺癌晚期只能再活3個月後,他説,「身體一下子熱起來。我非常高興」……
-
日本作家筆下的「魔都」上海
(2017/12/08)
-

日本出現了不少描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小説,講述了青幫成員、日本細菌武器製造者和間諜等的故事。一位作家説,為描寫上海日常生活而「充分調動了想像力」。上海為何吸引了作家們的目光呢?
-
日本人用58年編了套中國古典文獻叢書
(2017/11/27)
-

《新釋漢文大系》包含從四書五經到《史記》等在內的中國古典文獻,累計發行了160萬冊。約有150位漢學家參與編輯工作,據悉其中超過半數的人沒有等到完結就已離世……
-
日本重現獻給豐臣秀吉的插花作品
(2017/11/08)
-

日本花道流派池坊重現了日本戰國時代為在前田利家宅邸迎接豐臣秀吉而製作的插花盆景「大砂物」,該作品寬約7米、高約3米,由約20名插花家花10天完成,耗費約1000萬日元……
-
中日韓和「世界記憶名錄」
(2017/10/31)
-

教科文組織決定將日本申請的「朝鮮通信使」和「上野三碑」相關資料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中國、南韓和日本民間團體聯合申請的慰安婦相關資料則暫未入選,日本政府認為「記憶遺産項目會被政治利用」……
-
夏目漱石自畫像和太宰治的原稿什麼樣?
(2017/10/26)
-

日本出版社新潮社發現了此前下落不明的太宰治小説《斜陽》的4頁親筆原稿以及畫有夏目漱石自畫像的明信片等約30件資料,這些資料揭示了為日本近代文學作出貢獻的作家們的創作過程和鮮為人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