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男子蔬菜部」成員(東京都澀谷區) |
除務農男性外,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年輕人在日本也受到關注。 其中,在日本網上被評價為都是美男子的「男子蔬菜部」正是典型的例子。「男子蔬菜部」是一家非營利法人,向農家提供可向消費者直接提供産品的銷售場所,主要由每週末在東京澀谷區負責舉辦「農貿市場@UNU」的7名成員組成,全部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該7名成員之一的若菜公太説:「2009年秋開始運營這種形式的直銷市場,當時幾乎沒有顧客,而現在來客已經是超過萬人。」
日本知名出版社小學館出版的虛擬作品《銀鑰匙》(作者:荒川弘)非常暢銷。該故事以農業職業高中為舞臺,3卷累計發行已達280萬冊,贏得了各年齡層和性別的書迷。
日本選擇農業係的學生也正日趨增長。2009年後東京農業大學的報考者以每年7%~10%的速度增加,2011年達到該大學史上最多人數,超過3.1萬千人,2012年也基本達到這一人數。另外,明治大學農業係的報考者也逐年增加,2012年比08年增長了30%。東京農業大學説增加原因主要是因為大家對農業、生物技術以及環境問題日趨關心。
 |
近年東京農大報考者不斷增加,圖為神奈川縣厚木市厚木校區實習場景
|
當然,也不乏喜愛務農的學生。東京農業大學農業係2年級學生清田憲政(19歲)打算畢業後,繼續回老家務農。清田説,「能被別人稱讚自己種的蔬菜好吃,是最大的欣慰。從小就幫父母務農,所以應該可以吃下這個苦」。
日本正在商討加入廢除關稅的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日本農戶處境並不容樂觀。但即便如此,苦、臟、貧的舊有觀念的消失似乎正開始滲透進日本社會。
日本婚介公司O-net的經理景山加奈美説:「在經歷了雷曼危機和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穩定’的定義開始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內心充實的人生和生活。對務農男性有好感的女性正日趨增多」。
(松本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