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刻有漢字的最古老土器殘片
2018/01/11
日本長崎縣壱岐市教育委員會1月10日前發佈消息稱,在該市的Karakami遺址發現刻有「周」字左半部分的彌生時代後期(西元1~3世紀前後)土器殘片。在日本記載有漢字的史料中,較為知名的有福岡市誌賀島出土的「漢委奴國王」金印(西元57年)等,此次出土的殘片在日本國內的土器中屬於最古老級別。
![]() |
刻有「周」字左半部分(虛線內)的土器殘片(照片由壱岐市教育委員會提供) |
壱岐市教委表示,「這將成為解開彌生時代人們是否理解文字這一謎團的一個線索」。
該土器殘片長7.5釐米,寬8.8釐米,屬於盆狀容器的一部分,文字是燒製後使用銳利工具刻寫而成的。從形狀來看,估計是在中國遼東半島製作而成。據推測,壱岐是中國史書《魏志・倭人傳》中記載的「一支國」。該土器可能是通過與大陸及朝鮮半島的交流被帶入日本。
壱岐市的Karakami遺址是彌生時代的村落遺址,此次的土器殘片在丟棄著很多土器的地方被發現。
日本同一時期保留著文字的土器還有在福岡縣絲島市的「三雲·井原遺址」出土的土器殘片(西元2~3世紀前後),上面留存的字被推測為「竟」字。該地被視為《倭人傳》中出現的「伊都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