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就業市場仍面臨疫情下的「嚴冬」
2022/03/16
歐元區與日本的情況相似。2021年7~9月長期失業者為526萬人,比2019年同期增加4%,增幅低於日本。但是,長期失業佔失業整體的比例達到42%,高於日本(36%)。
美國的情況則有所不同。52周以上持續失業的人自新冠病毒流行1年後開始激增,到2021年6月,增至疫情前的3.7倍,爆炸式增加,隨後轉為減少。經濟順利復甦和靈活的勞動力市場成為東風。美國相繼出現為了追求更好待遇而主動離職的人,有專家將這種情況稱為「大離職時代」。
另一方面,嚴峻的是非勞動人口的增加。
![]() |
東京街頭的上班族 |
從顯示勞動力市場參與者佔總人口比例的勞動參與率來看,與疫情前相比,目前歐洲基本持平,日本下降0.1個百分點,而美國截至2022年2月下降1.1個百分點,明顯惡化。在美國,勞動人口比疫情前減少59萬人,非勞動人口則增加429萬人。由於主動離職和勞動力短缺的乘積效應,工資上升將導致進一步的通貨膨脹。
在日美兩國,長期失業者和非勞動人口的增加將通過收入的下降,打擊疫情後的消費。需要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推動勞動力需求復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尾洋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