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企業參與全球鋰資源爭奪
(2017/12/01)
-

中國國內的碳酸鋰價格在11月中旬創出新高。鋰是電池的重要原料,正轉向純電動汽車的中國被認為消耗了全球40%的鋰,但中國的儲量僅佔20%……
-
吉利「領克」要開創個人共用新模式
(2017/11/30)
-

吉利稱領克是全球首款標配共用功能的量産汽車。通過駕駛席液晶屏上的「共用按鍵」,車主設定允許第三者使用的時間段,第三者可使用電子鑰匙解鎖使用汽車……
-
海康威視快速崛起
(2017/11/30)
-

海康威視的監控攝影機不僅在中國市場佔據優勢,隨著世界各國反恐措施強化帶來的需求擴大,在歐美市場的份額也在增加。而且正在進入無人機等移動監控新領域……
-
地方統計改革是改變經濟體制契機
(2017/11/30)
-

吉田忠則:中央政府正試圖對地方政府的統計進行改革。這不僅僅是統一數據收集和分析方法,提高中國政策國際信譽的問題,中國經濟運營的體制可能由此而變……
-
華為AI手機Mate10 Pro在日本發售
(2017/11/29)
-

該旗艦機型在半導體上搭載了華為開發的人工智慧(AI)晶片,處理速度是普通CPU的25倍。2016年華為的全球份額為9.5%,與排在第2的蘋果(14.6%)的差距正在縮小……
-
中國快遞無人化何時能普及
(2017/11/29)
-

「您訂的餐到了」,在上海的一座辦公室裏「餓了麼」的機器人送餐員將網上訂的咖啡送到了跟前。在江蘇宿遷農村地區,京東已開始用無人機送貨。中國快遞業彌補人手短缺的嘗試才剛剛開始……
-
中國「傻錢」能否改變關係到民族復興
(2017/11/29)
-

梶原誠: 「傻錢」——在中國對外投資最為活躍的2016年,中國資金在矽谷很被人瞧不起,因為對於美國投資者猶豫不定的可疑高科技企業,中國資金仍出手大方。最近,中國資金又開始活躍……
-
中國開始強化監管「理財産品」
(2017/11/28)
-

央行等監管部門11月聯合發佈了指導意見,打算2019年7月起加強對「理財産品」等金融商品的監管。設置接近2年的準備期主要是因為將産生重大影響……
-
中國企業為什麼出事了也不道歉?
(2017/11/28)
-

中村裕:日前,中國媒體大幅報道了神戶製鋼所等日企的醜聞。雖然中國企業的醜聞之多並非日本可比,但卻很少看到高管因醜聞而舉行記者會低頭道歉。有人説:中國人還不習慣道歉……
-
中國經濟政策轉向?
(2017/11/27)
-

今年以來,內蒙古地鐵建設等近1000個項目被叫停。十九大後,中國經濟政策的重心似乎由支撐經濟運作逐漸轉向抑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