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將加快轉變為全球性企業。阿里巴巴已著手在歐美和東南亞構建業務基礎,將積極利用鉅額融資,加快拓展海外市場。在中國企業中,獲得政府扶持的國有企業在拓展全球市場方面處於領跑地位,但目前已進入中國民營企業在世界市場提升存在感的時代。
「過去十年,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標準是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未來,我們的評價標準將是推動世界進步了多少」,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之前寫給投資者的信中如此寫道。
1999年創建的阿里巴巴是去年已規模增長至大約30萬億日元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開拓者。如今仍擁有80%市佔率。這一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巨人」將以在美國上市為契機,全面進軍海外。
基礎構建工作將穩步推進。通過今年6月收購的美國企業,建立了電子商務網站「11Main」。同時有傳言稱,18日與印度電子商務公司啟動了出資談判。
此外,線上結算服務「支付寶」也已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將與日本雅虎和南韓南韓樂天集團展開合作,使在這些電子商務網站上以支付寶結算成為可能。
同時還與法國和義大利政府建立了合作關係,已開始採取舉措來擴大兩國産品在電商網站的交易量。此舉意在應對通過海外電商網站購買商品的中國消費者正在增加。阿里巴巴希望提高支付的便利性,加強産品線。
阿里巴巴的海外業務規模依然很小。總銷售額2013財年(截至2014年3月)達到84億6300萬美元。其中海外業務僅僅為7億8200萬美元。在美國上市之前,在紐約和香港等地舉行的投資者説明會上,該公司強調稱將以在美國上市為契機,積極拓展歐美市場。同時馬雲也表示「致力於將阿里巴巴打造成全球性公司」,難以掩飾野心。
當然,要走向真正的全球化,能否對海外投資者持續保持透明性高的經營將成為關鍵。阿里巴巴重要的資産並非上市公司,而是集中於中國法人,馬雲等管理層將採取可任命董事會過半數成員的企業治理方式。在海外,很多觀點認為「實際情況難以掌握」。
2011年前後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的會計欺詐曾相繼浮出水面,導致投資者易於對中國企業投去懷疑的目光。阿里巴巴已經完成歷史最大規模融資,擁有了在中國企業中屈指可數的總市值,未來能否承受世界嚴厲的視線?挑戰將進入新階段。
(菅原透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