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企業 > 亞洲人物:馬化騰能否成為行業顛覆者?

亞洲人物:馬化騰能否成為行業顛覆者?

2017/05/11

PRINT

  擁有1000萬人口的深圳被稱為「中國的矽谷」。在聳立於深圳市中心的騰訊總部大樓裏,每2周1次的高管會議從早上10點開始了。

 

馬化騰

  當天深夜12點左右,會議變為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的「獨角戲」。

 

  在聽完業務方案和過程彙報之後,馬化騰的娃娃臉變得通紅。他在強調危機感的同時表示,在我們這個行業,形勢每秒都在變化。

 

  馬化騰的暱稱是Pony(小馬)。曾經喜歡天文的內向少年在日後成為了「中國IT業的新星」。騰訊運營的微信註冊用戶已接近9億人。在中國,「有了微信什麼都能幹」成為了人們新的生活常識。

  

  騰訊的強項不僅限於聊天軟體和全球最大規模的手遊業務。近年來,騰訊給中國人的購物方式帶來了劇變。

 

  「微信支付」通過人海戰術,在中國各地各種商店的收款臺貼上了專用二維碼。只要拿手機掃一掃,幾秒就能完成支付,不需要現金和信用卡。

 

  創業不到20年的騰訊總市值已經膨脹到了30萬億日元,超越了阿里巴巴等競爭對手,躍居亞洲企業首位。

 

  馬化騰的一位親戚表示,「他想變成有影響力的強人,像李嘉誠那樣」。馬化騰的故鄉是廣東潮汕,那裏是李嘉誠等眾多創業者輩出的地區。因任職於國有企業的父親調動工作,馬化騰搬到深圳,並在這裡成功起飛。

 

  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發表「南巡講話」,呼籲再次加快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被遮擋在香港繁華背後的地方城市一躍成為了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當時,馬化騰還是深圳大學的一名學生。

 

  馬化騰與4個朋友創立的小公司成為了今天的騰訊。騰訊的發展軌跡與深圳的崛起相重合。鄧小平説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積累了近3萬億日元資産的馬化騰無疑就是「先富論」的受益者。

 

  騰訊從海外吸取了技術,中國國內的市場卻很封閉。在全球市場超越國境走向一體化的網際網路時代,這種中國式的「改革開放」將被迫改變。以微信為武器加快拓展海外市場的馬化騰表示,模倣是有極限的,將來要以技術決勝負。

 

  中國2016年手機支付總額翻了一番,達到600萬億日元,是美國的50倍。無需銀行就能完成資金結算的巨大便利性已經超越模倣的層次,顯示出從根本上改變傳統金融模式的潛力。

 

  汽車行業的亨利·福特、創造了智慧手機的史蒂夫·賈伯斯等美國人一直主導著新産業創新,輪到亞洲主導的日子能否到來?馬化騰的挑戰預示著創新主角更替的前景。

 

  在中國的成功企業家中,以房地産和網際網路相關産業積累財富的人物十分矚目。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被為「地産大王」的王健林(62歲)和以電商起家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52歲)。

 

  追溯這些富豪們的發家史,會發現中國富豪榜排名前10的其中7人的主要活動地區在廣東省。這和鄧小平1992年在視察深圳時發表的「南巡講話」不無關係。

 

  當時的深圳,與高樓林立的香港對比,還是一片廣闊的農田。在危機感的驅使下,鄧小平強烈要求中國進行經濟改革開放。

 

  當局提出要以深圳為中心,讓廣東走在經濟開放的前列。就此,懷抱著「中國夢」的人才從全國各地聚集到這片土地上。股市總市值排名亞洲首位的騰訊、中國最大的房地産企業恒大集團、家電巨頭美的集團等都是從這裡起飛。

 

  現在的中國,未上市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不斷登場。據美國的市場調查公司CB insight的報告,全球獨角獸企業前10家當中有4家是中國企業。中國企業能否在殘酷的實際競爭中脫穎而出?不再局限於模倣,而是創造出更多的附加價值?中國新生創業家們的真正實力還有待考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4
具有一般參考性
 
1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2
投票總數: 5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