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行業寡頭隕落 群雄割據
2017/05/11
在中國擁有壓倒性市佔率的食品大型企業正陷入困境。2016財年的業績顯示,中國最大泡麵廠商康師傅控股連續三個財年減收減益,大型乳業企業蒙牛乳業也轉為最終虧損。這是因為隨著消費者的喜好出現多樣化,招牌産品不再暢銷,另外由於外賣服務的普及,與餐飲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曾構建了一個時代的食品巨頭們面臨著艱辛的復興之路。
![]() |
中國超市裏的泡麵賣場 |
「感覺現在好吃的商品增多了,而且餐飲業的外賣也很方便」,關於不再吃康師傅泡麵的理由,遼寧大連一位35歲張姓女職員這樣説。她表示,學生時代小賣店裏擺放的幾乎都是康師傅的産品。
不過,現在增加了日清食品控股的「合味道」和南韓農心的「辛拉麵」等品種。另外,通過網際網路下單送餐到府的外賣服務也在不斷普及。「外賣送餐雖然價格高些,但省去了去店裏購買的時間,很方便」。
康師傅將泡麵帶到中國,對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在中國大陸佔有約40%的份額,但近幾年業績表現低迷。2016財年的最終利潤比上一年減少31%,銷售額也減少8%。與泡麵同為主力業務的清涼飲料業務,雖然憑藉含糖茶飲料擁有50%以上的份額,但這一業務近期也陷入苦戰。
業績低迷的並非康師傅一家。蒙牛的乳製品在中國擁有約16%的市佔率,排名業界第二位,但2016財年最終損益為虧損7.5億元。前董事長在2016年9月突然卸任,被認為是為其業績低迷而引咎辭職。中國最大仙貝廠商中國旺旺也連續3個財年銷售額出現負增長。
![]() |
康師傅等在奠定繁榮基礎的90年代在中國幾乎沒有競爭對手,是「上架就能售空」的年代。不過,最近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資金富足、口味提升的消費者在甄選商品時越來越挑剔。海外廠商等的多樣化産品也可輕鬆買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