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入股高鑫 試驗「新舊融合」
2017/11/21
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向實體店發起了收購攻勢。11月20日,阿里巴巴宣佈向大型商超運營商高鑫零售出資3200億日元。阿里巴巴將在生鮮食品等領域推進線上線下的融合。阿里在實體店上的投入資金2年時間超過了1萬億日元。線上上線下的「新舊對決」中前者佔據優勢的中國,今後二者的「融合」將進一步拉動旺盛的消費需求。
![]() |
阿里巴巴CEO張勇(左)出席與歐尚的聯合記者會(11月20日,香港) |
20日下午,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CEO)張勇在香港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高鑫在中國市場擁有二十多年的商超運營經驗,在食品零售方面佔據優勢,與現有出資商有望實現互補。張勇還表明了將在東南亞與高鑫聯合開展業務的想法等,對此次出資的高度期待溢於言表。
阿里巴巴將投資約224億港幣,獲得台灣綜合企業潤泰集團持有的高鑫股份的36.16%。目前的主要股東法國大型零售運營商歐尚依然持有高鑫36.18%的股份,繼續保持第一大股東的地位,而潤泰的持股比例減至5%以下。
中美均現線上淘汰線下
圍繞線上線下的「新舊對決」,2017年夏季,美國亞馬遜斥資137億美元收購美國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玩具零售商反斗城經營破産等,在美國線上淘汰線下的態勢越來越明顯。中國也出現同樣的局面。
20日,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記者走訪了上海郊區的大型商超「大潤發」。傍晚時分,超市內的客流量仍然十分稀少。大潤發是高鑫在中國開展的約450個大型店舖中的其中一個。通過批量採購生鮮食品、日用品及百貨等再低價賣出的商業模式迅速發展壯大。銷售額長期蟬聯商超榜單前幾名,如今卻被線上銷售擠壓得苦不堪言。
出資額超過1萬億日元
在中國,2012年達到1.3萬億元的電商市場規模到2016年擴大到了5.3萬億元。價格低廉加上可以送貨到府的超高便利性,以年輕人為主的消費開始向線上轉移。網購銷售額的約60%原本屬於實體店舖。
阿里巴巴為了擴大電商範圍,不斷加強對實體店舖的收購攻勢。2015年夏季,阿里巴巴投資約4700億日元獲得大型家電零售商蘇寧雲商20%的股份。2017年1月,共出資3000億日元追加了獲得了大型百貨店銀泰商業的股份。2年多的時間,阿里巴巴對實體店舖的投資額已經超過了1萬億日元。
讓阿里巴巴發起收購攻勢的因素是線上線下可實現優勢互補的新形態。
7月,阿里巴巴CEO張勇走訪了上海的生鮮食品店「盒馬生鮮」。他表示,這是線上線下融合的理想型。盒馬在全國20多個城市開設實體店,但主要採用手機線上購買的方式。將店舖作為物流網點,客戶下訂單後30分鐘以內將鮮魚和蔬菜送貨到府。
店舖在發揮物流倉庫作用的同時,還兼具「展示櫥窗」的作用,讓對網購經常出現不合格産品而提高戒心的中國消費者放心購買。店舖每平米的銷售額是普通商超的幾倍還多。將線上購買的便利性和可親眼確認商品的實體店舖的優勢進行了融合。
阿里巴巴今後預計將在此次出資的高鑫店舖尋找同樣的乘積效果。如果對線上和線下的物流網進行整合,將店舖作為商品交貨地,既能削減成本還能提高服務水準。
不過,中國某大型百貨店的一位高管警惕地表示,「‘融合’只是徒有虛名,這無非是在擴大阿里巴巴的勢力」。如果「新舊融合」無法取得明顯成果,實體店舖將失去就業吸引力,存在失業率增加和消費減速的風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