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用單車在華盛頓
2017/12/15
川合智之:從中國興起的共用單車已登陸美國首都華盛頓。由於5家企業的突然進駐,甚至在政府部門所在街區也出現了到處停放共用單車的事態。華盛頓之前就有在自行車停車場取車和還車的傳統型共用單車,但隨著突如其來的新服務的啟動,其劣勢難以掩蓋。一方面,共用單車服務在日本也在啟動,在此背景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決戰的走向將會如何呢?我通過實際體驗進行了確認。
![]() |
摩拜的共用單車 |
在華盛頓騎摩拜
銀色、橙色、綠色、黃色……絢麗多彩的車身在街頭引人注目。華盛頓市交通局9月下旬才正式批准了各共用單車企業的運營,但這些單車在街頭已很快成為了司空見慣的風景。
我首先試騎的是來自中國的「摩拜單車(mobike)」。當我走近放在餐廳前的一輛摩拜,準備先拍張照片時,一位亞裔年輕女子突然在一旁説:「你要用這輛車嗎?」我在對她示意「你先騎」的同時也討教了使用方法。「通過APP讀取條碼就行。非常方便」,她説。
使用方法的確很簡單。在智慧手機上下載應用程式,輸入信用卡號。費用為每30分鐘1美元(約合人民幣6.6元)。利用應用程式掃描貼在自行車上的二維碼,數秒鐘後會自動開鎖,然後就能騎行。做到這步用不了10分鐘。
騎上去後感覺意外的輕快。這輛摩拜單車裝有3檔變速齒輪,車身的重量幾乎感覺不到。前面的車筐裝有太陽能電池板。這是為了驅動遠端解鎖所需的通信設備和全球定位系統(GPS)。騎到目的地後,我將車停放在人行道上鎖好,這次使用就算結束了。據説自行車這樣放置也不存在問題。
![]() |
通過智慧手機讀取方向盤上的二維碼後能自動開鎖 |
查看應用程式發現,這次騎行時間為15分鐘,花了1美元。同時還顯示「距離為1.8公里、卡路里消耗量為181千卡、二氧化碳(CO2)減排量為210克」。其機制是如果經常騎行,成績會不斷累加。還具有將騎行路線發到社交網站(SNS)上的功能。
即使在附近找不到自行車,只要通過應用程式搜索,最近的車輛將顯示在地圖上。如果按下「預約」按鈕,在去取車之前,15分鐘內不會被其他人取走。我試著搜索了白宮附近,在徒步3分鐘以內發現了6輛。
除了摩拜外,同樣來自中國的還有共用單車企業ofo運營的黃色車身的「ofo」。而綠色的「Lime Bike」和橙色的「Spin」則由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剛剛成立的新創企業推出並提供服務。這些共用單車都通過智慧手機的應用程式來註冊和開鎖,費用同樣為30分鐘1美元。名為「Jump」的共用單車為30分鐘2美元,價格翻了一番,其特點是採用了電動自行車。
華盛頓具備共用單車發展土壤
在美國首都,共用單車的競爭為何突然變得如此激烈呢?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汽車大國美國,華盛頓騎自行車通勤者的比例僅次於俄勒岡州的波特蘭,高居第2位。由於上下班時擁堵嚴重,地方政府也在大力完善自行車專用道和自行車停車場。以環保和健康意識較高的民眾為中心,近5%上班族正在使用自行車。因此,原本就具備了共用單車容易拓展業務的土壤。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