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帝國」螞蟻集團的死角
2020/11/04
螞蟻集團承擔逾期時的催促等任務,向銀行收取「技術服務費」。針對技術服務費,一家銀行透露「是利息收入的15%」。假設2.1萬億元貸款額的平均利率為年10%,螞蟻集團只要收取其中的15%,其收入就輕鬆超過每年300億元。
![]() |
此外,螞蟻集團還涉足資産管理和保險業務。充分利用擁有10億用戶的平臺提供商的地位,推進盈利來源的多樣化。很多觀點認為其上市後將維持增長,中國各證券公司給出樂觀預測稱,螞蟻集團的營業利潤將每年增長2~3成。
不過,看起來一帆風順的螞蟻集團也存在死角。中國的監管當局11月3日約談馬雲等人,進行了管理監督方面的指導。認為螞蟻集團或許利用壟斷地位、在貸款業務上收取過高手續費的警惕浮出水面。
螞蟻集團與作為競爭對手的騰訊控股(騰訊)分羹中國市場。從交易額來看,螞蟻集團為5成以上,超過約為4成的騰訊,但據稱雙方的支付次數的份額正在逆轉。
另外,數位人民元的動向也值得關注。手機支付的數據需經由中國人民銀行旗下企業。將來如果數位人民元普及,中國政府掌握數據管理的主導權這一可能性難以否定。
美國將螞蟻集團列入相當於事實上的禁運名單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這一風險也在浮現。螞蟻集團海外的營業收入比率在4%左右,雖然其強調僅憑中國國內即可實現增長,但投資者正在目睹華為技術等的困境。
如果上市,總市值匹敵摩根大通
圍繞螞蟻集團,香港和上海市場曾經奏響「IPO狂想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