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産量減半,供應商各種困惑
2021/02/19
受到美國制裁的中國華為技術2021年的智慧手機産量計劃降至2020年一半以下的7000萬~8000萬部。在美國拜登政權上台後,制裁仍在繼續,5G機型的零部件依舊無法採購。作為主力業務的智慧手機的減速有可能對華為的經營造成巨大影響。
華為已向多家供應商傳達了生産計劃。美國調查公司IDC統計顯示,華為2020年的智慧手機供貨量為1億8900萬部,僅次於南韓三星電子和美國蘋果,排在第3位。2021年市佔率下降的可能性很大。華為的全年營業收入換算成日元約為14萬億日元,約一半來自以智慧手機為中心的消費者業務。
![]() |
(資料圖) |
美國政府自2019年5月起分階段對華為加強了智慧手機等核心零部件的出口管制。受制裁的影響,華為2020年11月出售了低價位手機「榮耀」品牌的業務。榮耀的手機年供貨量據稱達到7千萬部左右,華為力爭以保留的高端機型為中心維持業務。
美國商務部針對4G等上一代通信技術的零部件,已開始允許供應商供應一部分,但對5G核心零部件的大部分並未發出許可。在採購受到影響的背景下,零部件企業有觀點認為,「産量有可能降至近5000萬部」。華為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不予置評。
由於華為的2021年智慧手機産量計劃降至2020年的一半以下,各零部件廠商正在觀察拜登美國政府的制裁是否持續。審批尤其嚴格的5G零部件的採購難以重啟。小米等企業認為這是擴大份額的良機,積極發出訂單。這還有可能導致中國智慧手機的主角更替。
索尼自2020年11月下旬起重啟了部分圖像感測器對華為的供貨,但索尼副社長兼首席財務官(CFO)十時裕樹表示,「並不認為長期來看恢復至原來的規模」。
美國政府在2020年秋季以後,僅限於一部分零部件允許重啟對華為出口。熟悉貿易限制的奧睿(Orrick)東京律師事務所的矢倉信介律師指出,「如果是5G和通信基礎設施以外的技術領域,比較容易獲得批准」。作為業界團體的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呼籲修改對美國企業不利的限制,背後也存在産業界的呼聲。
不過,以鎧俠(KIOXIA,原東芝記憶體)為例,面向伺服器的通用産品等已獲得出口許可,但截至2021年1月一部分被取消,美國商務部的做法存在混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