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企業總市值排名出現變化
2021/09/02
東亞企業在股票市場上的排名目前正在發生變化。隨著中國加強監管,僅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集團2家IT巨頭,總市值就比2020年底減少3300億美元。另一方面,需求持續增加的半導體和純電動汽車(EV)電池等中國推動普及的去碳化相關股票的總市值正在擴大。日本企業的「地面沉降」也很突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根據QUICK FactSet的數據,針對東亞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編制了總市值排行榜。比較截至2020年底和2021年8月30日的總市值(按美元計算),加強監管的中國的IT企業明顯下降。
![]() |
排在首位的騰訊的總市值降至5743億美元,比2020年底減少2成。阿里巴巴集團也從第2位跌至第3位。股價處於上市以來的最低點附近,總市值降至4406億美元,減少3成。這2家企業2020年一度在全球總市值排行榜上排在僅次於主要高科技企業「GAFAM」(Alphabet、蘋果、Facebook、亞馬遜和微軟)的位置。
監管強化不僅涉及IT企業,也波及奢侈品。貴州茅台酒(第5位)總市值比2020年底減少2成,宜賓五糧液(第20位)減少3成。
與此同時,台積電(TSMC)的總市值在崛起。8月18日一度超過騰訊,在東亞躍居首位。目前總市值為5644億美元,與騰訊相差無幾。台積電總市值比2020年底上漲1成以上,這既反映出大陸IT企業的低迷,也體現出台積電以全球半導體需求激增為背景的增長實力。
如果與10年前的總市值排名進行對比,可以看出,中國大陸企業佔據前列的局面沒有改變,但所屬的行業明顯發生變化。從2010年底的前列來看,中國石油天然氣和中國海洋石油等受益於中國經濟迅速增長的能源相關股票、中國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比較突出。
![]() |
寧德時代標誌(資料圖) |
目前在能源相關股票排名聯袂下降的背景下,作為世界最大車載電池企業的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排在第9位,比亞迪排在第24位。在中國大陸提出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的背景下,純電動汽車相關企業在銷售等方面享受到優惠措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