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興倉庫機器人企業挑戰亞馬遜
2021/10/20
亞馬遜作為巨大的平臺提供商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為加強品牌管理和避免價格競爭,企業停止在亞馬遜上開店或開始構建自主物流網的案例也相繼出現。
耐吉建立自主物流網
耐吉2019年宣佈了撤出亞馬遜的方針。建立自主物流網的趨勢還擴大至耐吉以外。極智嘉日本法人的社長佐藤智裕幹勁十足地表示,「希望提供亞馬遜以外的選項」。
同樣涉足貨架搬運型機器人的美國初創企業GreyOrange也瞄準了希望建立自主物流網的企業的需求。該公司2011年在印度創建,除了美國沃爾瑪旗下、印度電商企業Flipkart之外,還向德國愛迪達和瑞典Hennes & Mauritz(H&M)等供貨。
採用與亞馬遜不同工作模式的機器人也不斷普及。例如「立體自動倉庫」,這種倉庫把商品堆疊到天花板的高度,由機器人取出被賣出的商品。與平置的倉庫利用的貨架搬運型機器人相比,設備投資增加,但存儲效率更高。
![]() |
倉庫機器人(資料圖) |
從這種方式來看,挪威企業AutoStore把裝有商品的專用貨櫃放入網格狀支柱中,由馬達驅動的專用機器人負責出入庫。貨物的堆疊高度已經接近天花板,倉庫內不需要人員通道,存放密度提高至此前的4倍。
AutoStore在30個國家的700多個基地有超過3萬台機器人運作,客戶包括德國彪馬和英國零售巨頭Asda。AutoStore的首席執行官(CEO)Karl Johan Lier認為,亞馬遜是潛在客戶之一,但同時表示「通過引進我們的産品,亞馬遜的競爭對手能提高物流效率」。
4月,AutoStore從日本軟銀集團獲得28億美元出資,今後將加強開拓亞洲市場。在日本,似鳥控股於2016年引進該公司的機器人。2021年3月,AutoStore的系統在軟銀集團控股的新一代基地投入運作。
關於立體自動倉庫,除了AutoStore以外,美國初創企業Alert Innovation向沃爾瑪的美國店舖供應産品。在日本,Alert Innovation攜手村田機械,首家客戶是體育用品企業愛蓬(Alpen),2021年11月在自身倉庫正式開始運用。據稱貨物的存儲密度提高至此前的1.6倍,分揀相同貨物所需的人手減少6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