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針對智慧手機用戶的爭奪戰正日趨激烈。阿里巴巴與騰訊正通過新服務猛烈進攻對方的優勢領域。智慧手機網路用戶的急劇增加有可能改變網際網路行業的勢力格局。
阿里巴巴於1月開始通過智慧手機購物網站和聊天工具提供智力小遊戲等免費遊戲。而通過購物網站玩遊戲可以獲得網上購買商品的積分。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此前曾對進軍遊戲領域明顯持消極態度,但由於騰訊以聊天工具「微信」以及遊戲的龐大用戶群為武器,在電子商務等領域加強攻勢,使得狀況發生了改變。此外,阿里巴巴的智慧手機聊天工具「來往」為了對抗騰訊也於去年秋季開始上線。
微信以中國國內為主月度用戶人數截至2013年9月達到2億7190萬人,而總註冊人數(包括1人重覆註冊的情形)則被認為超過6億人。騰訊也已開始通過微信提供遊戲和電子商務服務。
此外,騰訊斥資約15億港幣收購了運營物流相關房地産業務的華南城控股的9.9%股權,加強了網購的配送體系。此外還與國內的基金公司聯手,開始推出「理財通」服務,即通過微信購買在債券等領域進行投資的金融産品。
在中國,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除了上述兩家公司之外,大型搜索引擎服務商百度等大型企業也成長起來。各公司都擁有各自的優勢領域,用戶按服務選擇各個公司。
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統計顯示,通過智慧手機等手機利用網際網路的人截至2013年底達到5億人。與中國剛剛開始使用智慧手機的2008年底相比猛增至4.2倍,佔全部網際網路用戶數的比率也由40%迅速提高至81%。
從個人電腦向智慧手機的過渡,是在各領域從最大企業等手中爭奪用戶的良機,因此調查公司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珺表示越來越多觀點認為購物選擇阿里巴巴、社交網站和遊戲選擇騰訊的格局今後未必會持續下去。
(桑原健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