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於4月15日公佈數據,2016年1~3月國內生産總值(GDP)在剔除物價變動影響後,實際比上一年同期增長6.7%,增速比2015年10~12月下降0.1個百分點,放緩至雷曼危機之後的2009年1~3月(6.2%)以來、時隔7年的最低水準。生産萎靡,消費增長乏力,中國經濟減速將對缺乏拉動力的世界經濟構成重壓。
增長率處於以習近平領導層定為2016年目標的「6.5~7%」這一范圍內,但連續3個季度出現減速。但高於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日經QUICK新聞共同實施的市場調查的平均值(6.6%)。
除了GDP之外,觀察15日發佈的其他經濟統計數據可以發現,中國經濟仍未擺脫減速趨勢。
1~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一年同期增長5.8%,增速比2015年全年(增長6.1%)下降0.3個百分點。鋼鐵等面臨産能過剩的重工業仍處於産品價格持續下跌的通貨緊縮狀態,正在拖經濟整體的後腿。不過,從3月單月來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一年同月增長6.8%,出現了復甦跡象。
個人消費雖然表現堅挺,但增速放緩。顯示個人消費動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零售業銷售額)1~3月增長10.3%,增速比2015年全年(增長10.7%)下降0.4個百分點。1月的上海股市大跌等因素對消費造成了負面影響。
略微改善的是投資。中國政府為了支撐經濟,正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放寬地方的住宅限購。顯示建設和設備投資動向的固定資産投資1~3月增長10.7%,增速高於2015年全年(10.0%)。此外,房地産開發投資1~3月也增長6.2%,增速與2015年全年(1.0%)相比大幅擴大。
當然,在北京和上海等部分大城市,住宅行情已呈現過熱態勢,在投資主導下拉動經濟的做法存在極限。隨著刺激經濟的政策産生效果,經濟放緩速度很有可能暫時放慢,但重工業面臨的嚴重産能過剩等結構問題的化解需要較長時間,因此中國經濟的調整預計長期持續。
中國領導層在2016~2020年的第13個五年規劃中,提出了保持年平均6.5%以上經濟增長的目標。意識到2016年是新五年規劃的首個年度,中國除了減稅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財政政策之外,還將通過略微寬鬆的貨幣政策防止經濟失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