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經濟 > 中國延長跨境電商政策過渡期是誰的利多?

中國延長跨境電商政策過渡期是誰的利多?

2016/11/17

PRINT

  中國決定將跨境電子商務的通關優待措施延長到2017年底。最初計劃到2017年5月開始採取與普通貿易同樣的嚴格標準。此舉旨在通過持續增長的網購提高消費水準,激活國內經濟。延長優待制度或對日本企業的業績帶來利多。

深圳的跨境電商産品展區
  在現行的跨境電商制度下,通關時無需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等複雜手續。食品和化粧品等與健康相關的商品也可享受優待措施,無需符合中國品質標準即可銷售。這樣做的目的是振興網購,但對普通的貿易商來説並不公平。

  因此,中國在4月決定廢除優待措施。但因電商平臺無法應對,通關時間變長,造成了商品配送延遲等混亂狀況。中國決定延長1年時間作為過渡期,從2017年5月開始正式實施。

  關於過渡期進一步延長到2017年底的原因,中國商務部表示,「過渡期實施以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平穩發展」。但實際上零售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是對增長停滯的國內消費感到了危機」。

  中國以製造業為主導的經濟增長進入了平臺期,政府計劃以消費拉動經濟回升。但10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同比增長10%,增幅險些跌破2位數,消費增長乏力。

  拉動消費擴大的網購雖然維持了約25%的年增長率,但逐漸失去了上年接近40%的勢頭。因廢除優待措施導致網購市場低迷,中國政府似乎認為此舉可能影響了消費。

  據艾瑞諮詢預測,2016年的跨境電商市場將比上年增長33%,擴大至1.2萬億元。其中,日本産品因高品質受到中國消費者歡迎,日本企業也逐漸進入到中國電商市場。此次延長優待措施為通過網路出口商品的日本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優勢。

  另一方面,對在中國開店的藥妝店和百貨店等日本零售實體店將造成影響。由於這類店舖是通過普通的貿易制度進口商品,與網路相比,在價格和商品的豐富程度方面處於劣勢,會造成競爭力降低。隨著中國房地産價格上漲,房租負擔也在加重,可能會造成業績進一步惡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島大介 大連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